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还有,太学食堂也特别爱做馒头,很多读书人视其为学习成绩好的象征,有些学生还会专门带着太学馒头回家给亲友分享。
太学馒头的配方逐渐流传开,寻常人家也可以自己做。
今天罗家厨娘做的就类似太学馒头,里头放了猪肉丝、藕丁和一些应季的蔬菜丁,用猪油、盐巴、花椒面和姜汁搅拌成馅料,包进发面皮中蒸熟,热腾腾的大肉馒头一口咬下去滋滋冒油,咸香宣软,配着米粥简直香极了。
罗邦贤近日在家养病,其实胃口一直都不大好,但今天看到这香喷喷的肉馒头也是开了胃,一个人就吃了三大只。
罗月止看他胃口转好,自然很高兴。
李春秋却看着罗月止脸色不太好,她这儿子以前脸蛋是红润的白净,怎么今天看却显得有点苍白了。
李春秋心疼,直叫他多吃点,别太累着自己。
罗月止也不敢跟娘亲说,自己脸色发白是因为昨夜跟好兄弟们炫了半晚上的花酒,只能闷着头乖乖吃大肉馒头。
“我近些天接了好多生意,忙碌得紧,估计这段时间都不怎么进家门。”
吃完饭,喝下几口消食的干山楂茶后,罗月止对父母道:“爹爹娘亲要照顾好自己,有什么事差使王场去书坊里找我,爹爹每天的药也记得吃,让青萝想着定时熬药。”
“家里的事不用阿止操心,有娘亲在呢。”
李春秋赶紧道,“你父亲身子也好多了,只要盯紧了,叫他别整日躲在书房里画画,他就没甚么事。”
罗邦贤笑问:“夫人这是在跟儿子告状呢?”
李春秋斜睨他一眼:“不成吗?”
“成,谁说不成。”
罗邦贤赶紧表态,“不画了,我定然记得要好好休息。”
罗月止看他们感情很好,精神头都不错,也就放心了。
从那天下午开始,他便躲进了人声鼎沸的小甜水巷中,身体力行,认认真真做起市场调查。
这工作本质上是正经的,真正干起来却显得不太正经。
从别人的视角中看过去,就是有一位清清秀秀的年轻秀才,这段时间流连花丛,从小甜水巷口第一家挂栀子灯的店铺开始,一家一家挨着逛。
这人每日泡在软玉温香花丛中,手里捧着只小本和毛笔,喝一口酒写两笔字,身边一连串的美娇娘,颇为肆意风流。
有娘子好奇,倾身过去问他在写什么,那位清秀书生便合了本子不叫她们看,笑道这是在写诸葛亮的锦囊呢,未到时候,可不能叫别人瞧见,瞧见就不灵了。
“郎君净哄骗我们。”
小娘子轻轻锤他肩膀,他也不生气。
这些小娘子之间相互递话,都不约而同说起这位神秘漂亮的小郎君。
姐妹们都说他人斯文,脾气好,潘貌沈腰,笑起来甜甜的可爱,说话又风趣又好听,是个顶罕见的好客人。
又有小娘子认出,这位郎君好像是传说中那位帮人做生意、犹如一尊聚宝盆的罗氏书坊少东家罗月止,听说被他点拨过的生意全都红红火火,能挣大钱!
传到后头,小甜水巷里头的娘子们都说,但凡见到这位罗郎君,就能赚到比平常更多的赏钱,连带着好一段时间运气都爆棚……
以讹传讹,都快把罗月止传成一条会讲话的锦鲤了。
罗月止哭笑不得,之后每进一家店,都觉得自己跟小绵羊进了狼窝似的。
那些乐工娘子都争着抢着要他进閣子里去听曲儿,好像她们才是来青楼楚馆里消费的!
还有些胆子大的小娘子,看罗月止成天带着笔写来写去,觉得他定是位极有才情的大才子,非拉着他叫他给填词,不填就灌酒、再不填就不让走了!
罗月止哪儿拉扯得过她们,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他那时候已经有点醉了,仗着自己两世为人,曾听过很多古今中外的爱情故事,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什么别的主题,借着《碧芙蓉》的词牌格律,头脑一热,把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给填进去了,什么“小窗影寥落,移下傩面,佳人萧索。
幽闺深处,诉声声衷情。”
《碧芙蓉》又叫《尾犯》,据说是大词人柳永创立的词牌,全篇九十多个字,容量比较大,很适合搞些情节在词里头,正好方便了罗月止讲个完整的故事。
上半阕中俩人郎情妾意,下半阙更精彩,把朱丽叶假死,罗密欧信以为真,俩人双双殉情的事儿全给说了个遍。
最后一句“望有来生,再把花钿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