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nbsp;nbsp;nbsp;nbsp;陶容长老俯身,将那一叠历代山海阁主翻阅过无数次的卷宗捡起来,拂去上面的尘埃,整整齐齐地又在桌上摞好。
nbsp;nbsp;nbsp;nbsp;“事情就是这样,”
陶容长老低低叹口气,“中古的荒厄……”
nbsp;nbsp;nbsp;nbsp;陶容长老停顿片刻,才慢慢地讲出了迄今为止仙门始终不愿意面对,不愿意公开的悲凉真相。
nbsp;nbsp;nbsp;nbsp;“是他造成。”
nbsp;nbsp;nbsp;nbsp;左月生愣愣地看着那叠让曾经的左梁诗踏遍十二洲寻找一个答案的辛秘宗卷,旁侧几个铜箱,堆满了左家一代一代在迷雾里艰难探索留下的猜测。
那些猜测不断地更迭,又不断地被推翻。
nbsp;nbsp;nbsp;nbsp;始终没有一个答案。
nbsp;nbsp;nbsp;nbsp;陶容长老翻开一卷书册,将它轻轻推到青铜长案的正中间,人鱼油脂熬制成的烛火照出几行字:
nbsp;nbsp;nbsp;nbsp;“……中古,荒厄横行,瘴迷十二洲,家家疫病,城城行僵。
是故仙门与城池契,结契两相生,苦渡千年,雾瘴方退,载为‘祸劫十二洲,晦暗三千年’。”
nbsp;nbsp;nbsp;nbsp;因为《古石碑记》残缺,中古往事模糊不清,这是少有的关于中古往事的明确记载,而记载中的“晦暗三千年”
也点名了中古往事残缺的又一原因。
而这一记载,写在《典藏》的第二卷,为其“古记部”
的开篇。
nbsp;nbsp;nbsp;nbsp;十二洲所有修士入门必读的训诂就是《典藏》。
nbsp;nbsp;nbsp;nbsp;《典藏》扉页的第一句话是“神授圣贤以道,圣贤传道天下,是以我辈修士当以护苍生为己任。”
此后共分三十六卷,分别为天文、古记、地理、伦类、百氏、宗派……等三十六部,囊括修士求索之路的方方面面。
nbsp;nbsp;nbsp;nbsp;其中第二卷古记部则记载了一些十二洲重要过往。
nbsp;nbsp;nbsp;nbsp;开篇讲的是大荒的苏醒。
nbsp;nbsp;nbsp;nbsp;之所以称“苏醒”
,是因为环绕在人间之外的大荒,始终在不断徘徊,选择十二洲发生重大变故的时候扩张,给人的感觉就像它是一片活着的黑暗。
一般情况下,大荒扩张只会进攻一洲一陆,就像有选择的蚕食。
但记载中,大荒曾有过极其罕见极其恐怖的全面暴张,十二洲同时面对黑暗的袭击,宛如一个养精蓄锐的恐怖存在不满于一城一洲的胃口,企图将整个十二洲的文明吞吃下腹。
nbsp;nbsp;nbsp;nbsp;这种程度的大荒扩张被称为“荒厄”
,也称为“苏醒”
。
nbsp;nbsp;nbsp;nbsp;而中古,就曾爆发过一场荒厄,当时饱含瘟毒疫气的污秽黑瘴从四面八方涌出,淹没了十二洲。
与那时候的黑瘴相比,如今的“瘴月”
都只能算是轻霾小雾。
仙门弟子奔赴各座城池,相抗相守,世代煎熬。
天工府的飞舟就是在这一时期发明出来的。
nbsp;nbsp;nbsp;nbsp;这一次大荒苏醒的影响足足持续了三千年。
nbsp;nbsp;nbsp;nbsp;城池凋零,村镇覆灭,百不余一,生灵涂炭。
荒厄结束之后,仙门的修士冒险穿行在凶险的旷野中,协助城池重建,自此城池与仙门结契,契约两相生。
nbsp;nbsp;nbsp;nbsp;可古往今来的经书典籍,却没有哪一本提及这场荒厄的起因。
nbsp;nbsp;nbsp;nbsp;“神君,也就是阁主您认识的太乙小师祖。
仇师祖,仇薄灯。”
陶容长老低声开口。
“神君陨落后,巫族一直在尝试复活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