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心意(第1页)

随着孟允抒和许昭远离云锦天街,路上行人的身影逐渐稀疏,周遭的环境也愈发安静,只剩下两人踏在地上的脚步声,以及他们之间闲谈的絮语。

“傍晚时睿言曾来过报社一趟,说他曾见到几位官员和你争辩,你们吵得不可开交,但他并不知道内情。”

孟允抒缓步向前,半是八卦半是关心许昭地问他,“你又在朝中做了什么事,惹得他们那样生气?”

孟允抒之所以用“又”

这个字,实在是因为许昭在外面招惹的人太多了。

要是哪天她听不到有官员来找许昭吵架,那她才会觉得奇怪。

提起此事,许昭也有些愤愤不平:“因为我在今日上朝时上疏奏议,戳了那些老顽固的痛处,他们觉得是我让他们颜面扫地,就来挑我的错处。”

萧睿言当前的品级不够,他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去上朝,因此并不知道许昭今日在朝会中说了什么。

通过平日和许昭以及萧睿言的交流,孟允抒大致知晓胤朝当前的政局。

他们当今的圣上是个仁君,政治能力算不上拔尖,手腕也并不强硬,但好在慧眼识珠,知人善任。

为了富国强兵,解决前朝积累下来的种种问题,他广纳贤才,鼓励他们进谏,大刀阔斧地对各种政治制度进行变革。

因此,朝中官员大致可分为三种派别。

许昭向来不参与站队,但从政治志愿上来讲,他属于变革派的一员,而他口中的“老顽固”

就是那些保守派的成员。

其余的大多数人则是萧睿言口中的中立派。

孟允抒好奇道:“你和陛下提了什么改制的建议,居然能令这些大臣大发雷霆?”

“这些建议我已思虑许久,眼下才得来良机。”

许昭讲起了他上疏的原委。

“如今陈修远一案已经尘埃落定,此案的经过与内情并不复杂,可其中牵涉的人员众多,也暴露出现行教育与科举选官制度的诸多弊端。

相较于富家子弟,寒门学子要想通过勤学苦读而登科入士,简直难如登天。”

孟允抒赞同地点头。

一个人若是家境优渥,他不用为生计奔波,自然可以专心学习。

同时,因为出身优越,他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赢过寒门学子太多。

“而且,女子的情况比他们还要艰难。”

许昭仰头看向天边的一轮残月,而后将目光落在孟允抒身上。

“在大胤律法当中,虽无明文禁止女子参加科考,但人尽皆知,女子被排除在仕途之外。

即便她们通过考试,也往往只能被授予一个象征性的封号,无法获得实职。

因此,世人更加认为女子读书无用。”

孟允抒身为女性,对这些现象当然不满,但她没料到许昭能注意到这一点。

她问了许昭一个略显尖锐的问题。

“世人皆认为男尊女卑,说女子就应安分守己、相夫教子,而非在外抛头露面。

公子却不这样认为?”

许昭的回答脱口而出,显然他早就思考过这个问题。

“那是自然,女子并非天生就该做这些事。

无论是寒士也好,女子也罢,都应有机会发挥各自的才能。

这样一来,国家才有可能兴旺发达,百姓方能安居乐业。”

许昭又回到了他上疏奏议的话题上:“因此,我提出了一些改制的建议,希望教育与科考选官更公平些,让人们不因出身、家世、性别所累。”

“公平”

从来都是一个棘手的难题,而且要实现这一目标,就一定会有许多人的利益受损。

许昭所提出的改革力度很大,必然触及多方势力,女子从政更是对传统观念的巨大冲击。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