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外孙的照片用电子邮件发来过,看着完全就是一个外国宝宝。
老伴曾计划过去帮忙带外孙,但女儿婉拒了,说他们那没这种风俗。
墨尔本的房子也小,等条件改善了再接二老过去养老。
石康年知道,老伴嘴上没说什么,心里还是挺受伤的,不然也不会突然想要养狗。
过去几十年,家里连条金鱼都没养过。
养了狗,麻烦也接踵而至。
狗每天要遛,要跑。
石康年和老伴都没有精力每天在外面走那么久。
狗只能天天在家里撒欢。
那时家里的房子是早年间学校分配的,只有五十多平方。
狗一跑起来就乱作一团。
事情也赶巧,两人刚好看到了东方豪庭的售房广告,起了买房的心思。
买完后老伴儿又开始担心。
这房子怎么还没建就开卖了,等交房要两年后了。
“他们要是拖个几年才建完,我都不知道还有没有那个命住进去了。”
老伴有时会这么犯嘀咕,石康年就骂她乌鸦嘴。
结果还真给她说中了。
房子交付时,因为土地性质的审批问题,拖了几个月。
老伴在此期间因病去世了,到底没等到住进新房的那天。
老伴的葬礼上,女儿抱着外孙回来了。
洋女婿没有回来,连个电话也没打。
虽说即使通话石康年也听不大懂他说什么,但这是礼节问题。
葬礼后他和女儿吵了一架,女儿没多待一天,带外孙连夜坐飞机走了。
老伴走后,石康年一个人搬进了新房。
本想把狗送人了,但看新家里空荡荡,又改变了主意。
有个活物在,家里多少也热闹点。
石康年没什么兴趣爱好,来往的朋友也不多。
独居后每天除了吃饭睡觉,还有大量的时间不知道如何打发。
家里总是太安静了,他忍受不了时,就会与黄狗说说话。
而狗就像能听懂他在说什么一样,总会回应一般地摇摇尾巴,蹭蹭石康年的腿。
就这么又过了一年,黄狗更是膘肥体壮,毛亮条顺。
石康年却感觉自己明显不如以前了。
时不时地有点小毛小病,出门走一会儿就大喘气。
好在黄狗聪明,对主人的想法大多能心领神会,准确执行。
晚上在家里,石康年一脱袜子,它就会跑去卫生间叼来洗脚盆;抽烟找不到打火机,它立马就会跑到厨房衔火机递到主人的手上;一拿扫帚,就知道把簸箕衔到石康年的跟前。
种种琐事,黄狗都会准确无误,恰到好处地把事情做在前头,这对行动不便的石康年来说,简直解决了大问题。
石康年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老伴去世前硬弄来的这条狗,竟成了自己生活的重要依靠。
他的心中,也早把黄狗当成了唯一的家庭成员。
石康年也知道随着日益衰老,这样的生活注定无法长期维持下去,但他也没有别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