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章 老头陀空张皮布袋 小居士受坐肉蒲团(第1页)

说话元朝至和年间,括苍山中有一个头陀,法名正一,道号孤峰。

他原是处州郡学一个有名诸生。

只因性带善根,当其在襁褓之中不住的咿咿晤晤就像学生背书一般。

父母不解其故。

有个行脚僧上门抄化,见了鬟抱在手中,似啼非啼似笑非笑。

僧人听之说他念的是《楞严大藏真经》,此子乃高僧转世。

就回他父母乞为弟子。

父母以为妖言,不信。

大来教他读书,过目成诵。

但功名之事非其所愿,屡次弃儒学佛,被父母痛惩而止。

不得已出来应试,垂髫就入泮,入泮就帮补。

及至父母亡后,他待二年服阙,将万金家产尽散与族人。

自己缝一个大皮袋,盛了木鱼经藏等物,落去头发,竟入山修行。

知道者称为孤峰长老,不知道的只叫他做皮布袋和尚。

与众僧不同,不但酒肉,淫邪之事戒得甚坚。

就于僧家本等事业之中也有叁戒。

那叁戒是:不募缘,不讲经,不住名山。

人问他为什么不募缘,他道:“学佛之事大抵要从苦行入门。

须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使饥寒之虑日迫。

饥寒之虑日迫则淫欲之念不生,淫欲之念不生则秽浊日去,清静日来。

久之自然成佛。

若还不耕而食,不织而衣,终日靠着施主拿来供养。

腹饱则思闲步,体暖则爱安眠。

闲步而见可欲,安眠即成梦想。

无论学佛不成,种种入地狱之事不求而自至矣。

我所以自食其力,戒不募缘。”

人问他为甚么不讲经,他道:“经忏上的言语是佛菩萨说出来的,除非是佛菩萨才解得出。

其馀俗口讲经,犹痴人说梦。

昔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

夫以中国之人读中国之书,尚且不敢求甚解,况以中国之人读外国之书,而再妄加翻译乎?我不敢求为菩萨之功臣,但免为佛菩萨之罪人而已。

以此知愚守拙,戒不讲经。”

人又问何不住名山,他道:“修行之人须要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天下可欲之事不独声色货利。

就是适体之清风,娱情之皎月,悦耳之禽鸟,可口之薇蕨,一切可爱可恋者皆是可欲。

一居胜地,便有山灵水怪引我寻诗,月姊风姨搅人入定,所以入名山读者学业不成,入名山学道者名根难净。

况且哪一处名山没有烧香的女子,随喜的仕官?明月翠柳之事乃前车也。

我所以撇了名刹来住荒山,不过要使耳目之前无可沾滞的意思。”

问者深服其言,以为从古高僧所未发。

他因有此叁戒,不求名而名日彰。

远近之人发心皈依者甚众,他却不肯轻收第子,要察他果有善根绝无尘念者,方才剃度。

热门小说推荐
逍遥小贵婿

逍遥小贵婿

本书又名被退婚后,我诗仙身份曝光了。李辰安穿越至宁国成了被赶出家门的弃子!这身世实在有些悲剧三岁启蒙至十一岁尚不能背下三字经,后学武三年依旧不得其门!文不成武不就遂放弃,再经商,三年又血本无归。他就是街坊们口中的傻子,偏偏还遇见了狗血的退婚。面对如此开局,李辰安淡然一笑吟诵了一首词,不料却进入了贵人的眼,于是遇见了一些奇特的人和事,就此走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路。若是问我的理想,我真的只是想开个小酒馆赚点银子逍遥的过这一辈子。若是问我而今的成就其实都是他们逼的。...

封神战婿

封神战婿

他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他有绝世无双的战力和医术,但为报恩,褪去荣耀,忍辱五年,却发现自己报错了恩情黄泉一怒,伏尸百万黄泉出征,寸草不生!看他如何挽回真爱的芳心,纵横都市...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