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旁发生了改变,现代人已经看不出和舟船的关系。
比如,常用的“受”
字(这也是末代商王纣的名字),甲骨文写作字形是两只手在交接一条舟船,意思是“接受”
。
在后世,“舟”
部则变成了“又”
部,甲骨文的含义也就丢失了。
再比如“南”
,甲骨文写作鼠“木”
在上,“舟”
在下,大树下面有一条船,可能代表的是商族人对南方的印象:那里树木繁茂,舟船是生活之必需。
至于“北”
,甲骨文写作刊,本意是“背离”
的背:对商人来说,去往北方是离开自己原本熟悉的家园。
早期商人的生活中,大象(亚洲象)曾经起过重要作用,汉字“为”
是常用字,其甲骨文字形是一个人手牵一只大象的鼻子,说明在发明文字时,商人已经驯化和役使大象。
而且,这种驯养象的习惯一直持续到殷商:王陵祭祀坑中不止一次出土过整具的象骨。
鸟神崇拜
商人崇拜的神有多种,最崇高的是“帝”
,此外,还有鸟,而这应该跟商族的创始神话和早期图腾有关。
10
在上古时代,鸟崇拜主要存在于东部沿海地区。
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5600年)中有很多刻画鸟类图形的骨雕和木雕,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也有明显的鸟崇拜,如古国王族最高级的玉器上刻画的神人兽面纹,神人头戴羽冠,旁边相伴的是鸟形图案。
春秋时期,山东南部的土著小国郑国的一个著名传统就是用鸟来命名各种官职。
郑国国君说,自己的始祖是“少嗥氏”
(少昊),而少嗥氏建立的国家的各种官职都是鸟名。
(《左传?昭公十七年》)这也是东部沿海崇拜鸟的记忆和表征。
商族始祖契是简狄吞玄鸟之卵后所生,说明鸟是天帝和商人联系的纽带。
《山海经》这样记载商族第六代首领王亥:“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
看着很含糊,难以确定是人要吃鸟的头,还是鸟要吃人的头,但王亥和鸟的联系在甲骨卜辞中有证据:“辛巳……贞:王亥、上甲即于河……”
(《合集》34294)其中,“亥”
的甲骨文写作布。
这条卜辞占问的是王亥、上甲微父子是否和河伯在一起,以便商王举行合祭。
其中,“亥”
字有非常明显的鸟形,而那些与王亥无关的,比如地支记日之“亥”
,则不会有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