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
勖哉夫子!
尚桓桓如虎、如魏、如熊、如果,于商郊弗迓克奔,以役西士,勖哉夫子!
尔所弗勖,其于尔躬有戮!”
武王和他的同盟军都是“西土之人”
,也就是世世代代为殷商提供献祭原料的羌人,大都有亲人在殷都被剔剥和烹食,所以每个人都知道,如果这一战失利,后果将会是什么。
文献中还记载说,武王宣誓完毕即将入列时,袜子带却松脱了,周围侍立者无人上前,是武王躬身放下钺和旄自己系好的。
周围人还说:“我等不是来帮人系袜子带的。”
看来,阵前的武王是和各盟邦首领在一起,而非和自己的侍卫下属。
他们是为了灭商而来的,并不是武王的私人属下。
他们很在意这种身份区别。
7
天色渐明,雨势渐小,对面的商军阵列逐渐成形。
周人史诗的描述是,敌军的戈矛像森林一样密集,所谓“殷商之旅,其会如林”
。
(《诗经?大雅?大明》)《史记》记载,商军总数为七十万人:“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
这一数字明显过高,不过,商军数量远远超过西土联军是毋庸置疑的。
武王的阵前讲话虽信心十足,但此时正面临着两难的困境。
他发起此次远征的前提,应该是有殷都内部联络人的密约:一旦两军对阵,联络人将趁乱除掉纣王以扭转战局,然后推选一位各方都能接受的新商王人选。
但殷都局势一日三变,最有能力取代纣王的人物,或死,或囚,或逃;而双方的大军都是加急赶赴牧野,在没有星月的暗夜和空前庞大的营地集结。
很显然,一旦武王和殷都内应断了联系,没有了商人助战,以现在的实力对比,西土联军将被一边倒地屠杀。
不只是西土之人,即使商人贵族也尚未见识过这种规模的集结和大战。
一个宗族的数百或上千名武士淹没在巨大的军阵中,就像森林中的一丛灌木难以寻找。
但武王没有别的选择,他只能相信父亲描述的那位上帝站在自己一边,只要全心信任他,父亲开启的翦商事业就能成功,正所谓:“矢于牧野,维予侯兴。
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诗经?大雅?大明》)
史书里,武王的第一个行动是派他的岳父兼老师和战略阴谋家“师尚父”
吕尚“与百夫致师,以大卒驰帝纣师”
。
(《史记?周本纪》)即使抛开吕尚和武王的私人关系,此时他已年过六旬,须发花白,按理武王是不可能派他去完成这种任务的。
而且也没人知道,为何吕尚就忽然忘记了所有阴谋、诈术和诡计,像一介武夫般怒发冲冠直向敌阵。
也许,他只是想改变羌人被作为人牲悬挂风干的命运,毕竟在殷都的屠宰场,他已经看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