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最初,周昌之所以能获准拜见纣王并进入殷都,正是因为箕子的批准。
联系史书所载的箕子对纣王的不满和周昌的翦商目标有一定交集,或许早在周昌在殷都期间,两人就已经暗通款曲。
初九爻曰:“明夷于飞,垂其翼。
君子于行,三日不食。
有攸往,主人有言J前面一句,还是用来隐喻商王朝的那只鸟,说它在飞,但翅膀已经无力挥动;后面两句,则意为君子(周昌或他的亲友)急着赶路,三天没吃饭,此行不顺利,主人很有怨言。
这像是箕子从殷都发来的密信,“主人”
代指商纣王,“三日不食”
指传信人连续有三天没顾上吃饭。
考虑到殷都到周原的里程不止三天,这里说的可能只是没吃上饭的时间。
九三爻中有“南狩”
,记录的应该是周昌随纣王的某次南征,很可能箕子也参加了。
上六爻曰:“不明,晦。
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这也像是关于鸟的内容。
总体来说,明夷卦各爻辞非常晦涩,越是和翦商事业密切相关的,就越是隐约其词。
在商朝上层,文王的内线应该不止箕子,如前文所述,可能还有苏妲己和王子武庚,但《易经》中并没有出现他们的名字,至少没有公然出现。
这也可能是文王用了某种后人看不懂的隐语来指代。
相比于箕子而言,苏妲己和武庚更需要保密。
从现代人的视角看,文王周昌为翦商而推演的“理论”
,或许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面:
一,宗教的,即他对商人“上帝”
概念的重新诠释和利用。
文王的身份类似犹太教的摩西、伊斯兰教的穆罕默德,身兼部族政治首领与神意传达者两重职能。
二,巫术的,即他在《易经》里对商朝施展的各种诅咒、影射与禳解之术。
在上古初民时代,这些行为往往和宗教混杂在一起,不易区分。
三,理性的,或者说世俗的,即各种“富国强兵”
的策略和行师用兵的战术。
但这只是基于“现代”
立场的分类,在上古时代,神权充斥人间,巫术杂糅知识,三者之间并没有截然的界线。
如果己方和对方都相信神灵巫术可以改变现实,那它们就真的足以改变现实,而且在认知水平上,文王的周邦和纣王的商朝并没有本质差别,甚至商人对鬼神世界的沉迷程度还要超过周人。
...
既然青春留不住,莫让光阴虚空度!既然有机会重来一遍,既然已经抢了别人的身躯,那么,就不在乎再多抢点!文玩玉器字画陶瓷青铜器还有那些未曾发掘的宝藏不管你是谁的,从今以后,就是我的!我的爱好是古董,还有宝藏,当然,如果美女入品,不妨先收藏着点!我是卢灿,我爱美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