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章(第1页)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很多遗址都发现过零星、小件的铜器,如铜片、小铜刀和铜锥等。

这应该是古人在偶然状态下的收获,比如把含铜的矿石放到陶窑中烧,然后发现了小块的铜,并进行初步加工,但离实用的青铜还有很远的距离。

单纯的铜是红铜,熔点较高,熔化后流动性很差,难以铸造成大件或精细的物品。

而且,纯铜质地较软,用途有限。

要降低熔点、提高铜熔液的流动性,需要加入锡或铅;要提高铜的硬度,则需要加铅。

不同用途的铜器,锡和铅的比例也不一样。

铜礼器需要有精致的造型和繁复的花纹,锡的比例要稍高;铜兵器要有较高的硬度,需要提高铅的比例,但铅过多又会造成青铜器变脆,容易碎裂。

这些比例关系需要技术人员在反复试错中摸索。

从矿石中炼出单纯的某种金属并非易事,不过有些矿石是多种金属共生,幸运的话能遇到铜锡共生或者铜铅共生且比例碰巧合适的矿石,烧炼这种共生矿石,则有可能得到较硬、较细腻的铜合金。

但这种偶然的成功难以复制,当矿石中的元素比例改变,炼出的铜就不符合需要了。

所以,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有很高的门槛。

二里头铸造区发现过一小块锡片,这说明他们已经能单独提炼锡来与青铜配比。

殷墟还发现过超过一吨的铅锭窖藏,这也是为冶炼青铜准备的原料。

石器时代通往青铜时代的大门看似很宽,实则很窄。

这些困难和偶然性,又催生了关于金属冶炼的神秘玄学观念,认为某些神灵会影响冶炼的成效,所以人们会用不同的形式进行祈福,请神赐予高质量的产品——从夏到商,冶铜区的人祭遗存都比较密集,直到钢铁时代,冶炼仍是充满着不确定性和神秘色彩的活动,甚至有工匠舍身投入炼炉、获得高质量金属的传说。

注释

1《史记?夏本纪》裴驱集解引《汲冢纪年》曰:“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矣。”

《汲冢纪年》就是《竹书纪年》。

2仇士华:《14C测年与中国考古年代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

3赵海涛、张飞:《二里头都邑的手工业考古》,《南方文物》2021年第2期。

4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市二里头遗址宫殿区5号基址发掘简报》,《考古》2020年第1期。

5许宏:《二里头:中国最早的“核心文化”

》,《世界遗产》2015年第8期。

6杜金鹏、许宏主编:《偃师二里头遗址研究》,科学出版社,2005年。

7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偃师二里头:1959年—1978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

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8这个“圆坑”

在1972年和2001年两次被发掘,分别编号为1972VH80和2001VH1O

9这种建筑落成后再埋入的人牲,性质介于奠基和人祭之间,这说明两种人祭

方式间并没有太明确的界限。

10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二里头1999-2006)第二册,635页。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市二里头遗址宫殿区1号巨型坑的勘探与发掘》,《考古》2015年第12期。

同上。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偃师二里头》,第241、251页。

郑光:《偃师二里头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7996》,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67页。

杜金鹏:《二里头遗址第二期考古的主要成就》,《中原文物》2020年第4期。

同上。

岳洪彬:《偃师二里头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5》,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163页。

《说文》曰:“卜,灼剥龟也。

热门小说推荐
玄学崽崽五岁半,这家没我都得散

玄学崽崽五岁半,这家没我都得散

简介隐世家族谢家少主谢安遭人背叛不幸殒命,同一时间,柴房里被饿死的小姑娘睁开了眼,眼里锋芒毕露。她重生归来势必要将背叛她谋害她的人挫骨扬灰,夺回属于她的一切。不过在那之前,她要先替小姑娘完成遗愿,找到她的亲生父母。可没想到,小姑娘的亲生母亲竟是是黑红界的顶流,并且负债三亿。母债女偿,五岁的小豆丁只能靠一身过硬的玄学本领算命赚钱。可算着算着成了京圈最炙手可热的大师。不仅她的总裁爹找上门来,就连昔日的仇人也争相求她算命。谢安见此灿然一笑钱留下,命也是。...

人在死牢马甲成圣

人在死牢马甲成圣

大乾王朝尊安三十二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本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古代平行时空。郑修寻仙无果只能甘当平凡努力经商做一位朴实无华的首富。某日郑修锒铛入狱却让世界的画风从此拐了一个大大的急转弯。(本书别名我真不是狱霸我成首富了金手指才来)已有完本400万字大精品无限流作品无限神座人品坚挺放心收藏。...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