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5章(第3页)

窖穴的甲骨上,文王曾经记录商人祭祀先王的仪式,但从传世的周人史诗来看,他并未把历代商王放在重要位置。

文王最推崇的是商人的至高神,也就是上帝——他最先把商人的上帝概念引入了周族,认为是独一无二的上帝主宰着尘世间,而商人信奉的先王、龙凤和风雨等诸神并没有进入文王的崇拜体系。

帝乙和帝辛(纣王)两代商王曾革新商族传统宗教,把先王甚至自己抬升到“帝”

的地位。

对此,周昌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在他的观念中,上帝高居天界,和尘世中人,哪怕是商朝先王或周族先公都不能有丝毫混淆。

5

从这个维度说,周昌更像是推行了一场比较彻底的“一神教”

改革。

6

不过,在碾子坡时代,周人已经接纳少量商人流亡者,也有过只掩埋铜器而不杀牲的祭祀现场。

或许,在郑州商城晚期,商人中的部分“不杀生”

宗教改革者就已经进入周族,并把改良过的上帝理念一并带了过来。

但上古往事过于茫味,在传世文献里,最具决定意义的还是文王周昌。

前述史诗《诗经?大雅?荡》一开头先是颂扬上帝的威严和崇高,说他是人间主宰,随后,便是已在上帝护佑之下的文王对商朝的控诉和诅咒。

周人的这种史诗,不只这一首。

《诗经?大雅?皇矣》也记载了周昌改造过的上帝:

皇矣上帝,临下有赫。

监观四方,求民之莫。

维此二国,其政不获。

维彼四国,爰究爰度。

上帝耆之,憎其式廓。

乃眷西顾,此维与宅。

在这里,上帝是一位居住在天界且富有人格特征的神灵,当周人还居住在豳地一碾子坡时,他就已经从天上俯瞰大地,观察各国的民风政情:有些国度(商朝)秩序混乱,这让他感到厌恶;但他把头转向西方,看到古公亶父领导的恭谨的周族人,便决定对其施加保佑,让周人获得一块福地(周原)o

上帝还曾经专门照顾过姜嫄、后稷、亶父、季历,7但和他关系最深、交往最直接的,只有文王周昌。

在《皇矣》里,上帝曾经多次当面教诲周昌(“帝谓文王”

):“不要背叛我的援助,不要羡慕我施与别人的恩惠,(只要你一心虔诚)就能先上岸……

帝谓文王:无然畔援,无然歆羡,诞先登于岸。

“我对世间万象看得一清二楚,都会给与相应的结果,只是我不会大声宣扬出来而已;就像当年,我不会助长夏朝的混乱,让商朝取代了它。

你不要用心揣摩我的想法,就是顺应了我的准则

帝谓文王: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

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简言之,《皇矣》描述的上帝,崇高而孤独,只有文王能够与他沟通,获得他的指示。

经过文王的这次“宗教革新”

,周人这才用“上帝”

这个外来的新神改造了自己的历史:从姜嫄的怀孕,直到最近的两代首领亶父和季历。

而这些传说被正式写成文字,应当是在西周建立之后了。

热门小说推荐
通仙宝鉴

通仙宝鉴

修灵成为绝世高手无望,隐居于都市过着凡人般的平淡生活。可是随身携带了十多年的通仙宝鉴突然亮了,于是乎...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