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纳齐布禄之孙名为佳穆喀硕珠古,其生有四子,第一子都勒希后代形成乌喇部,即乌喇部国主家系。
都勒希生有三子,第一子名为额和桑谷,第二子名为库绅升古禄,第三子名为古对朱燕。
古对朱燕生有二子,第一子名为台费喀,第二子名为泰兰,后来乌喇国主即由泰兰后裔出任,而惠妃则是台费喀的四世孙女。
从堂亲辈分上计算,惠妃是太祖大妃和孝敬宪皇后的族侄女、太宗继妃的族孙女、圣祖通嫔的旗姑母,均已出五服。
惠妃一支乌喇纳喇氏虽然是乌喇国主同族,但是身份地位有限,在清初被编入正黄旗包衣旗籍,目前尚不清楚属于包衣佐领下人还是包衣管领下人。
惠妃之父名为索尔和,在康熙朝原任司库,后来升至郎中,是内务府的中级官员。
惠妃家族后来是否被抬出包衣旗籍,目前尚不明确。
①
在以往研究中,由于杂史《永宪录》中曾经提及“明珠,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兼礼部尚书,在康熙二十年间专权任事,妹为贵妃,生皇长子”
②,称惠妃为叶赫纳喇氏大学士明珠之妹,学者据此参考明珠家族谱系,认为惠妃之父索尔和即明珠伯父之子索尔和,则惠妃为明珠之堂侄女。
实际上,根据史料记载,明珠堂兄索尔和初任郎中,后来承袭二等男爵位和世管佐领,仕至吏部侍郎,在顺治十一年十一月去世。
而惠妃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的《玉牒》中仍被记为“纳喇氏司库索尔和之女”
③,在之后的《玉牒》中才被记为“纳喇氏郎中索尔和之女”
④,可知惠妃之父索尔和在康熙朝中期原任司库,至康熙朝晚期才升任郎中,与明珠之堂兄索尔和同名,但仕官情况迥异,并非同一人。
[宫廷生活]
圣祖惠妃入宫的时间目前尚不明确。
从康熙朝内务府《奏销档》的记载来看,至少在康熙二年和康熙五年,孝庄文皇后均为圣祖选送过内务府女子,惠妃可能即在这一阶段被选入宫中。
惠妃入宫之后,是否充任过官女子,是在何时、以何情况被圣祖收为后宫主位,目前均不清楚。
————————————
①此段乌喇纳喇氏谱系,整理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那氏宗谱》《佛满洲家谱精选?辽宁卷》《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
②萧奭:《永宪录》,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点校本,第191页。
③杨启樵:《揭开雍正皇帝隐秘的面纱》,上海:上海书店,2002年,书影第8、9页。
④《汉文列祖子孙直档玉牒》,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C69。
康熙八年七月二十八日,孝庄文皇后下达旨意,增加圣祖位下诸位庶妃的服缎疋数。
其中,除已经生育子女的荣妃和庶妃张氏分别升为服二十匹缎和服十八匹缎之外,还有五位格格升为服十二匹缎,分别名为“格兰珠”
、“乌鼐”
、“安姐”
、“华塞”
、“观姐”
。
①这五位格格中,已知“格兰珠”
和“乌鼐”
均为康熙二年被孝庄文皇后选送入宫,其中“乌鼐”
即端嫔董氏,“格兰珠”
为格勒之女,均非惠妃。
考虑到当时惠妃已经怀有身孕,服缎疋数必不至低于端嫔等人,故而推断其即是“安姐”
、“华塞”
、“观姐”
...
...
...
修灵成为绝世高手无望,隐居于都市过着凡人般的平淡生活。可是随身携带了十多年的通仙宝鉴突然亮了,于是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