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丸,姜汁化服,用“调肝顺气化痰汤”
调理。
十月二十九日,珍妃脉息,左寸关沉弦,抽搐随作随止,胸隔堵闷,两胁串疼,有时恶寒发热,热后即爵口渴思凉,谷食不香,周身筋脉酸痛。
用“调肝清热代茶饮”
。
十一月初一日子刻,御医张仲元请得珍贵人脉息,左关沉伏,右寸沉滑,抽搐又作,牙关紧急,人事不省,周身筋脉颤动刻间。
暂用“琥珀抱龙丸”
一丸,姜汤化服。
十一月初五日,珍贵人头闷,早间吐痰带有黑血,膈间槽热,两胁串疼,有时筋惕,谷食不香,腿膝酸麻胀痛,用原方调理。
至十五日,服“调胃和脉温化饮”
“调肝和脉温化饮”
。
③
由此可见,在光绪二十年十月二十九日被降位前后,恪顺皇贵妃当时正
——————————
①于善浦:《光绪皇帝的珍妃》,第58页。
②《德宗景皇帝实录》卷490,光绪二十七年十一月辛卯条,《清实录》,第58册,第484页。
③《珍妃进药零用药味底簿》《珍贵人用药底簿》,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转引自于善浦:《光绪皇帝的珍妃》,第34、35页。
处于风湿痹症发作的重病之中。
有人解释恪顺皇贵妃在十月二十八日“抽搐气闭,牙关紧急,周身筋脉颤动刻间”
是“褫衣廷杖”
所致,实际上早在同年的五月十二日,恪顺皇贵妃就曾经因风湿痹症“神昏不语,牙关紧急,四肢抽搐,胸堵痰涎,身肢发热,症热沉重。”
①和十月二十八日的病症如出一辙,可见这只是风湿痹症的症状而已。
当然,没有经历过“褫衣廷杖”
并不代表恪顺皇贵妃没有受到过皮肉之罚。
虽然目前没有档案明确记载恪顺皇贵妃受过体罚,但是在白姓宫女和刘姓宫女的回忆中,都称恪顺皇贵妃受到过体罚。
白姓宫女称:“慈禧盛怒之余,更命太监掌责之(恪顺皇贵妃),令自陈。”
②刘姓宫女则称:“慈禧大怒,并珍、瑾二妃均板责之。”
③至于所谓“褫衣廷杖”
,则很有可能是后世小说家根据当时处罚相关太监的记录“嫁接”
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