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最终,在乾隆朝,清代后宫主位的冠服制度正式确立,一共建立了朝服和吉服两套官定的冠服。
这种情况终清代未变。
此处分别对其整理如下:③
————————
①谨按,清代吉服确立是在雍正五年九月和雍正八年十月,可参见《世宗宪皇帝实录》雍正五年九月丙寅条、雍正八年十月庚子条。
而雍正朝《大清会典》于雍正二年开始修撰,雍正十年修毕,体现的是雍正五年之前的制度。
②表格中信息整理自雍正朝《大清会典》卷64。
③以下朝服、吉服表格中信息整理自乾隆朝《大清会典》卷30,嘉庆朝《大清会典》卷22,嘉庆朝《大清会典图》卷43、卷44,光绪朝《大清会典》卷29,光绪朝《大清会典图》卷58—60、卷72,《皇朝礼器图式》。
(1)朝服。
清代文献中也称为“礼服”
“具服”
,主要用于重大典礼以及重大祭祀。
在清代后宫之中,皇太后、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这六种位分的后宫主位拥有自己等级的官定朝服。
一套标准的女朝服,由六个主要部分组成,分别为朝冠、朝袍、朝裙、朝褂、朝靴,还需要搭配金约、领约、耳饰和采帨等装饰品,即:头戴朝冠,额戴金约,内穿朝裙为底,外穿朝袍,再外穿朝褂,褂上拴采帨,颈戴领约并挂一盘朝珠,两肩各斜挂一盘朝珠,下穿朝靴。
朝服冠分为冬、夏两款,夏朝冠用青绒制成,冬朝冠用薰貂制成,均上缀红绒,冠后有一葫芦状的“护领”
,皇太后、皇后、皇贵妃的护领垂明黄绦,贵妃、妃、嫔的护领垂金黄绦。
表3-6清朝后宫主位的冠服制度
身份冠顶底座底座装饰顶珠(主宝石)周围装饰
皇太后、皇后四重三层每层承以金凤一支
每层隔东珠一颗
每支金凤镶东珠三颗
珍珠十七颗大东珠金凤七支
每支镶东珠九颗、猫睛石一颗、小珍珠二十一颗后金翟一支镶猫睛石一颗、小珍珠十六颗
翟尾垂珠五行二就,共珍珠三百有二,每行大珍珠一,中间金衔青金石结一,饰东珠珍珠各六,末缀珊瑚
皇贵妃四重三层每层承以金凤一支
每层隔东珠一颗
每支金凤镶东珠三颗
珍珠十七颗大珍珠金凤七支
每支镶东珠九颗、小珍珠二十一颗后金翟一支镶猫睛石一颗、小珍珠十六颗
翟尾垂珠三行二就,共珍珠一百九十二,中间金衔青金石结一,饰东珠珍珠各四,末缀珊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