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6章(第5页)

看来,周人每次捕俘的数量在数十人范围,不算太大。

逃脱的公羊,顽抗的羌酋

《易经》的大壮卦也是关于捕猎俘虏的,而且爻辞中多次出现了公羊(班)被捕获和逃脱的场景。

大壮:利贞。

初九:壮于趾。

征,凶。

有孚。

九"

一:贞吉O

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

贞厉。

莪羊触藩,羸其角。

九四:贞吉,悔亡。

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就。

六五:丧羊于易。

无悔。

上六:族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

无攸利,艰则吉。

周人捕俘的对象是羌人。

甲骨文“羌”

的字形,羊头,男人身,所以大壮卦里的公羊应是羌人的代称。

爻辞中频繁出现的“壮”

字,高亨解释为“戕二也就是伤。

3

初九爻曰:“壮于趾,征,凶,有孚意思是,脚会受伤,出征的结果凶险,但有所俘获。

九三爻曰:“小人用壮,君子用罔。”

意思是,对地位低的羌人(小人),可以打伤以后俘获(用壮),但对于部族的酋长(君子),最好用猎网捕获,以避免其受伤。

这自然是因为,在商人那里,人牲的地位越高越珍贵,最好保证其无伤损。

殷墟甲骨显示,商王会用“羌方伯”

献祭,这种羌人首领也最受商王列祖列宗的喜爱。

此外,有些还有利用价值的俘虏,可能会被周昌释放,委以某些职务。

《墨子?尚贤上》有一处记载说:“文王举阂天、泰颠于置罔之中,授之政,西土服J意思是说,闵天和泰颠都是文王在猎网中发现的人才;文王让他们管理政事,于是西土部落皆归附周邦。

这可能是周昌为争取某些特定部落的归附,对俘获的上层人物的一种利用。

但有这种好运的俘虏肯定是极少数。

此外,《墨子》的这处记载也颇为诡异,不知它是如何获取蛮荒时代的周族信息的,所以它的本意也可能是说,阂天和泰颠原本就是用网捕猎的猎人,后来得到了周昌的重用。

回到大壮卦的九三爻,爻辞继续说,“贞厉”

,即占卜的结果不太顺利;然后,“班羊触藩,羸其角”

,即公羊冲撞到篱笆上,羊角被篱笆绊住。

这似乎是比喻羌人首领被猎网捕获。

九四爻曰:“贞吉,悔亡。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