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9章(第1页)

平阳长公主失神地望着长缨枪,还没从那场遇刺中缓过神来。

开国侯谢淮寇站在妻子身旁,看着妻子平阳的侧脸,而她的目光却始终落在别处,烛光映着他的脸上,男人抿唇,辨不出神色,眉宇间仍旧是文文弱弱的书卷气,斯文儒雅。

殿中的气氛肃穆中透着几分古怪,汪贵端着拂尘侯在殿中,低头看着足尖,不敢吱声。

谁都知道镇国大将军二十三年前出征平定突厥,突厥突增八万兵马,共十五万大军,比谢大将军带的十万兵马,多出足足五万。

谢大将军背水一战,没等到援军,战死沙场,灵柩送回京城时,万民悲恸,帝王亲自迎接,谢家人确认那具烧焦、面目全非的尸首是谢大将军无疑。

谢淮旌与谢淮寇是一对孪生兄弟,世上没有比两兄弟更像的,而今日被那笛声控制的白发男子,与开国侯谢淮寇的相貌别无二致,年纪瞧着也是同岁。

谢大将军擅用长缨枪,意气风发,曾是京都洛阳最明媚的少年郎,而那白发男子,也是用长缨枪,但双目浑浊,动作生猛僵硬,像是被细线控制的提线木偶,毫无生气可言,与记忆里鲜衣怒马的少年郎判若两人。

帝王思及故人,对那白衣男子一再手软,但白发男子并不领情,没有手软,拿着长缨枪招招致命,击退拦他的顾如璋,负伤消失在山间。

楚宣帝的目光从殿中的长缨枪收敛,转身看向谢淮寇,沉声问道:“当年送回来的尸首,确定是你兄长?”

提起战亡的兄长,谢淮寇脸上有几分哀伤,“臣确定是他。

我与兄长各有一枚月牙玉佩,是出生后祖母所赠,两枚月牙玉佩可合二为一。

这玉佩我们兄弟随性携带,兄长的尸首虽面目全非,但那枚玉佩就是兄长的。”

“臣也希望今日那男子是兄长啊。”

谢淮寇长叹,悲伤不已。

平阳长公主的思绪回到现实,如今的身份提醒着她不该越矩,轻拍丈夫的背,眼眶微红道:“皇兄,会不会是模样相似的两人?乱臣贼子知皇兄还记得故人,算准了皇兄不忍下手。”

平阳仰慕谢淮旌许久,谢淮旌出征前夕,她曾给他的玉佩结缀罗缨,那遗物玉佩的罗缨正是她送的那个,错不了。

“陛下,回程时,臣听犬子提及数月前有桩谋杀少女的命案,作案的三人至今没有逮捕归案,其中一人叫阿蛮。

而那阿蛮正是今日的白

发男子,可据犬子提及,数月前的阿蛮,并不是如今的模样。”

谢淮寇坚定道:“臣以为,是易容术无疑。”

“兄长战亡,已入土为安,乱臣贼子竟如此卑鄙!”

谢淮寇愤愤不已,跪下请命道:“臣请陛下加派人手捉拿潜逃的贼子,已告兄长亡灵。”

楚宣帝捏了捏眉心,抬手两指挥了挥,示意两人退下。

殿中恢复宁静,楚宣帝在龙椅上坐了良久,吩咐汪贵道:“速召李成回京。”

李成,谢淮旌的副将,当年随谢淮旌出征平定突厥。

那一战虽胜,但伤亡惨重,副将李成重伤昏迷,与谢淮旌的灵柩一起回京。

击退突厥有功,李成被擢升成为祁连将军,两年后自请镇守雍州边关,以防突厥再犯。

*

开国侯府灯火通明,增派了两批守夜的侍卫。

平阳长公主揉着有些发疼的额头,皱着眉坐下,一闭眼全是今日发生的种种,他竟不认识她了,还拿着长缨枪取她性命。

谢淮寇在她身边坐下,愤愤道:“肃祁竟是翊王的遗腹子,潜伏在朝廷,太仆寺少卿不如兵部官吏起眼,却掌管着全国马政。

翊王举兵逼宫,兄长助陛下铲除叛贼,竟不想多年后,乱臣贼子易容成兄长的模样,行谋逆之事,是对兄长的大不敬!

该诛!”

平阳长公主缓缓睁开眼,谢淮旌已经去世了,她亲眼看着棺椁下葬的,那白发男子不是他,是逆贼的易容术。

平阳长公主知他们兄弟情谊深厚,丈夫绝不允许兄长受这等屈辱,安抚他愤愤的情绪,“夫君息怒,皇兄已加派人手追查。

大哥忠君爱国,不愧于天地,那人不可能是大哥。”

谢淮寇叹息,脸上的韫色似乎是为兄蒙冤受辱的不平。

这厢丫鬟端了安神汤进屋。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