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盐铁会议虽有一个桑弘羊积极参与,却是一个巴掌拍不响。
因为霍光和上官桀的按兵不动,会议未能起到刘弗陵预期的作用:将矛盾激化。
但之后霍光宴请贤良、刘弗陵夜临霍府,还有一个莫名其妙的刺客事件,却让三大权臣之间的猜忌陡然浮出了水面。
霍光一直积极推举重用亲近霍氏的人,对上官桀和桑弘羊任用何人的要求则常常设法驳回,在加上刘弗陵顺水推舟的引导,朝廷权力的较逐上,霍光渐渐有压倒上官桀的趋势。
从汉武帝在位时,上官桀的官职就高于霍光,他对卫太子被废、刘弗陵被立为储帝更立下过大功,当今皇后又是他的孙女,上官桀一直觉得自己是三大权臣中最有功劳的人,他才应该是最得刘弗陵倚重、成为最有权力的人。
幼帝刚登基时,在燕王和广陵王的暗中支持下,包括丞相在内的三公九卿都质疑过先帝为何会选择四个并没有实权的人托孤,为了保住权利,也是保住他们的性命,上官桀和霍光心照不宣地联手对付着朝廷内所有对他们有异议的人,两人成莫逆之交,后来还结为了儿女亲家。
一直以来,霍光都对上官桀很敬重,事事都会和上官桀有商有量,甚至有重大朝事需做决定时,霍光会请上官桀代做决定,但随着敌人的一个个倒下,小皇帝的一天天长大,形势渐渐起了变化。
也许从选谁做皇后开始就埋下了矛盾。
上官桀的小女儿上官兰、霍光的女儿霍成君其实才和刘弗陵的年龄匹配。
可当上官桀想送上官兰进宫时,受到暗中势力的激烈阻止。
迫不得已他只能选择让孙女上官小妹进宫,霍光又以小妹年龄太小,和皇上不配来阻止。
实际原因呢?即使小妹是霍光的外孙女,可小妹的姓氏是上官,而非霍。
但那时候的霍光还不能完全和上官桀相斗,桑弘羊又对后位虎视眈眈,也拟定了人选进呈长公主。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小妹毕竟流着霍家的血,两相权衡后,霍光最终妥协,和上官桀联手打压桑弘羊,把小妹送进宫做了皇后。
上官桀和霍光在小妹封后的当日也都各自加官进爵。
表面上,上官氏和霍氏同享着盛极的荣耀。
矛盾却在权力的阴影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或者矛盾本就存在,只是以前遮掩得太好。
上官桀曾对钩弋夫人入宫得宠立过大功,上官氏和钩弋夫人一直关系甚好,因此皇帝幼时和上官桀更亲近,年纪渐长,却和霍光越走越近。
皇上能轻车简从地驾临霍府,可见对霍光的信任。
皇上的意图已经很明显,日后会重用的是霍光和贤良派,而非上官氏和仕族。
上官桀心中应该已很明白,走到今日,上官氏和霍氏绝不可能再分享权利。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而云歌、大公子四个人误打误撞弄出的“刺客事件”
只会让矛盾更深。
霍光定会怀疑是其他二人暗中陷害他,目的当然不是行刺皇上,而是让皇上怀疑他、疏远他。
狡诈多疑的上官桀却一定会想为什么此事发生在霍府?甚至不早不晚,发生在他到之后?甚至怀疑是冲着他而去,说不定给他暗传消息的霍府家奴根本就是霍光给他设置的套。
桑弘羊这个老儿倒是有些古怪,那晚似乎不惜自己,也要维护皇上安全。
对大公子而言,因为知道刺客的真相,所以倒对他生了几分敬重,此人虽是权臣,却绝非佞臣。
但对于不知道刺客真相的人,却难免怀疑他胆子如此大,难道是因为刺客和他有关?他借机表忠心?虽然盼的是虎狼斗,但只怕虎赶走了狼,或者狼赶走了虎,独坐山头。
如果非要选择一方赢,小珏肯定希望的是霍光赢。
皇上呢?皇上对霍光的亲近几分真?或一切都只是为了激化上官桀和霍光矛盾的手段?甚至皇上看似临时起意的夜临霍府,只怕也是刻意为之。
堂堂天子,却轻车简从,深夜驾临臣子府邸,难道不是显露了对臣子的极度信任和亲近?和良臣对月谈笑,指点江山,更是圣君良臣的佳话!
上官桀面对这等局面,会不采取行动?可霍光真会相信皇上对他的亲近和信任吗?桑弘羊又到底存了什么心思?真是头疼!
不想了!
大公子翻了身子,阖上了双目。
红衣看他睡着了,轻轻放下帐子,出了屋子:()云中歌
本书又名被退婚后,我诗仙身份曝光了。李辰安穿越至宁国成了被赶出家门的弃子!这身世实在有些悲剧三岁启蒙至十一岁尚不能背下三字经,后学武三年依旧不得其门!文不成武不就遂放弃,再经商,三年又血本无归。他就是街坊们口中的傻子,偏偏还遇见了狗血的退婚。面对如此开局,李辰安淡然一笑吟诵了一首词,不料却进入了贵人的眼,于是遇见了一些奇特的人和事,就此走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路。若是问我的理想,我真的只是想开个小酒馆赚点银子逍遥的过这一辈子。若是问我而今的成就其实都是他们逼的。...
堂堂仙界医尊,一朝沦为将军府的痴呆傻女,受尽白眼的摄政王妃!庶妹暗算,夫君鄙夷,漫雪纷飞下,堂嫂更是害她一尸三命!重生归来,她记忆全复,一双素手,医死人肉白骨。两袖轻挥,整个京城为之颤抖。誓要让欺她辱她之人,付出惨痛代价!传说,她嫁给摄政王,是她八辈子修来的福气,殊不知人间我玩腻了,休书一封,从此我们再无瓜葛,我走我的阳光道,你只能走独木桥,要是越线,休怪我不客气!摄政王赶紧扶着自家的娇妻乖,别闹,小心动了胎气...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