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李治问道:“他和青州刺史不是算同族所出吗?”
武媚娘不觉得元恪会因此徇私:“陛下还坐镇在洛阳之地,洛阳元氏再怎么小心谨慎都来不及,又怎么会胆敢让元恪为元神霁脱罪。
若真如此的话,我还要恭喜陛下,又能多一笔进账了。”
李治掩唇轻咳了两声:“这话说的倒也对,另外两个人选呢?”
“百济战事的府兵抚恤没有发放到位,西域战事的情况恐怕也得复查。
我觉得,太原王氏的王方翼可用。”
李治不出意外地投来了一道有些惊讶的目光。
“陛下不必这么看我,”
武媚娘从容答道,“先皇后是先皇后,王方翼是王方翼,前几年他母亲过世,回家服丧,几度哭晕过去,人也日渐消瘦,陛下还专门派遣御医登门过问,恐怕是想重用于此等有才之人的。”
“只是,他前年才因为好友身陷长孙无忌案被诛杀,为其收尸安葬,引来了不少非议,若要将其重新启用,还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
现在这件事就很好。
她确实与太原王氏之间有些过节,但这并不妨碍她在此时给李治递出一个台阶。
反正,她真正的目标在洛阳元氏。
所以若能借着启用王方翼展现出她在劝谏之中的“正直”
,多说两句也不打紧。
李治颔首:“此人可用,第三个人选是谁?”
武媚娘笑道:“这个人的话,陛下就很熟悉了。”
李治发觉,当媚娘说到这里的时候,面上的神情似有几分促狭之意,而她迟迟未曾开口,仿佛是在等着他来猜。
这个稍显颠倒过来的关系让李治觉得有哪里不太对劲,可又好像没什么问题。
他顺着武媚娘方才的话往下说,“皇后已提到了河南道和西域的巡查之人,那么剩下的那个,该当不是顶替他们位置的,而是对……诸如京洛之地的折冲府进行检阅。”
事实上,出于守卫京城的需要,大唐折冲府就属边疆和两京周遭最多。
既然边境参战的士卒得到了慰问,那么境内的也该当有所表示。
李治迟疑着问道:“媚娘的意思,莫不是让太子去履行这个职责?”
安定公主刚在青州搞出了风波,那么也该让太子有所表示。
太子在此时的出面,也等同于一并代表了陛下和皇后的意思。
确实是个合适的人选。
“陛下觉得不妥吗?”
“不,”
李治摇了摇头,“安定已能为我排忧解难,送上了这样一出整顿军务的契机,太子也不能只沉浸于文学典籍的风花雪月之中了。”
《瑶山玉彩》这样的文集编纂完成,收藏入府库之中,或许能对外证明太子的聪慧,也能为他累积一项成绩,可太子如今已不像是早年间一样时时病弱,总要承担起一些责任来的。
李治也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那便是他的头风病复发,到难以遏制的程度。
到那个时候,他绝不希望朝中会是主弱臣强的局势。
现在让太子开始接触这些军务,反而是一件好事。
李治有这个自信,他的太子总不会到谋反的地步。
想想弘儿当年还因听到商臣弑父之事而拒学《春秋》,更让他笃定于这一点。
...
...
...
开局一口锅,一破屋,苏祁来到这纷乱无度的世间,从穷蝉少年做起,自此浩大江山,何为前路。是龙袍加身,引天下大势,是求天问道,寻一世长生,亦或是小的们,...
...
传说中破军七杀贪狼三星齐出,便是天下板荡改朝换代之时。一个表面看还处在盛世,但平静的表面下却是危机重重。内有诸王夺嫡,外有敌国虎视眈眈的朝代,却突然出现三星联动的天象异变。暗藏野心,手握天下财富有三成的勋臣之后。夺嫡之争越演越烈,甚至动辄刀兵相见的诸皇子。雄踞西北,一心想要割据一方的游牧铁骑。还有潜藏在西南,时刻不忘恢复故国的前朝余脉。三凶星的预言,究竟会落到谁的身上?黄琼,一个自幼生长在冷宫中的皇子,面对复杂的局面,究竟该如何破茧而出,该怎样才挽回危局重定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