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8章(第6页)

老师叹了口气,这堂课上得他心情也怪沉重的,“也许就是这种殚精竭虑谋社稷、粉身碎骨为苍生的特质,才让苏千慕一次又一次退让吧。

鸿钰公主教出来的女孩子,在大仁大义、大是大非上总是不欠缺的。”

老师整理了一下情绪,笑道:“至于庆尧将军,这个老师就不用说了吧?昭文太子可是庆尧将军的……”

学生们异口同声:“凤凰!”

老师莞尔,“是,凤凰,看来同学们之前的课程都学得很扎实。”

庆尧曾经是位沉默寡言的将军,后来总是热衷于向任何人说起沈明烛,尤其是喝醉了之后。

他醉了酒,总要拉着妻子的手大哭一场,然后将两个孩子抱在怀里,一遍遍对他们说起往事。

说他出海一直想找一棵梧桐树。

说他后来看着树一季接一季地疯长,可世间再没有凤凰了。

“总而言之,沈明烛虽死,但他的政策与意志却永远传了下去。

如果说奉平一朝时,还受限于国库空虚难以大干一场,那么到了延熙,朝廷已有了充足的积累能将沈明烛的设想一步步变为现实。”

“也难怪你们这些年轻人会说他是‘虚假的昭文太子,真实的昭文大帝’了。”

“所以,”

老师眨了眨眼,幽默地说:“这‘奉平’奉的是谁的太平心意,‘延熙’延的又是谁的光明璀璨,大家都清楚了吧?”

“齐康宗沈堂为沈永和独子。

很多人只看萧予辞一夜白发、颜慎郁郁寡欢、燕家父子举族搬迁至漠北……感叹他们对沈明烛之死伤怀至深,进而以此攻击沈永和薄情寡义,觉得他明明也算半个凶手,怎么就能毫无反应,甚至没有愧悔长哭呢?”

“但其实,身为一个情绪比较内敛的皇帝,沈永和的情绪不会比他们少。

老师不是为沈永和辩解,但只看他改了年号,又只有一个孩子,足够能表明沈明烛的死给他留下了多大的阴影。”

沈永和能听得出来这个土著夫子满满的偏私。

虽然这夫子尽量说得公正客观,可他身为天子,朝堂上听过多少鬼话连篇,自然分辨得出遣词造句里对沈明烛的敬与爱。

相反,对于他,就只剩下客观了。

直面这种区别对待不是件好受的事情,但沈永和还是认认真真地听,心知很快就要讲到重点。

——以沈明烛的才华,他是怎么死的?

“身为一个真的有皇位要继承的皇帝,只有一个孩子是件难以想象的事,毕竟他身体又没问题。

可不论朝臣怎么上书催促,他就是不肯松口。

结合史书,我们不难发现当时沈永和如同惊弓之鸟般的惶悚不安——沈明烛死于在百越染上的瘴气之毒,可他真的是因为毒发而死的吗?”

“不是的,有位名为贺时序的太医为了救他,不惜以身试药,早就研制出了解药。

所以沈明烛为什么会在有解药的情况下毒发身亡?这个问题要是问卢涵林,他会说是死于自杀,要是问萧予辞,他会说是圣人殉道,但归根结底不过两个字——‘夺嫡’。”

“嘉祐十三年,齐穆宗令颜公为三皇子师,颜慎不肯,被罚了二十廷杖。

史学界普遍认为,大概就是从这一天开始,沈明烛决定不当太子了。

他要去赴一条绝路,他要亲手埋葬他自己,连同一身才华与抱负。”

“不当太子不是说说而已,他身边天然有着一批支持者,齐穆宗不会相信。

所以他只能循序渐进将属于他的势力推开,以如世人所愿,将继承人的身份平稳过渡到沈永和身上。”

“声色犬马、荒淫无道,金朝九子夺嫡的惨烈没能在齐朝上演,可齐朝的皇权交接凭什么就能没有风波呢?是偏心眼的齐穆宗做得格外好吗?不,夺嫡总是惨烈的,只不过是沈明烛一人全都担负下来了而已。”

老师对这段历史信手拈来,“嘉祐十八年,颜慎同意收三皇子为学生,这年沈明烛十五岁。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