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41章 树典型(第2页)

这些家族还通过联姻等关系结合成利益团体,绝对不是一道圣旨就能将税收征收上来的。

但是税制改革,又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税收是最重要的工具。

占据大明最繁荣地区最大利益的食利集团不交税,难道要让贫苦的百姓来交?

苏泽的办法,还是从吏治开始。

更员,这个不起眼的群体,却是切入到整个东南盘根错节利益集团的关键。

地方豪强要逃税,总要通过刀笔吏群体。

地方官府要控制地方,也要通过吏员。

现在苏泽要做的,就是往东南这个看起来铁板一块的利益团体中掺沙子。

虽然这些沙子,有很多也会被当地同化吸收。

但是只要掺的沙子足够多,沙子也会形成自己团体的需求,那也会发生新的变化。

要让皇帝和内阁同意在南直隶也搞吏科试,那就要证明顺天府这个试点地区的“成效”

而想要出成绩,最好的办法就是树立几个“典型”

三月二十七日。

顺天府,房山县。

县令林秉正,是申时行同榜进士,也是张居正的门生。

林秉正出自福建侯官林氏,这也是福建有名的科举家族。

林秉正虽然科举第次不高,但是也升迁到了京畿担任县令。

只要在房山县做出政绩来,林秉正就能重新调入朝中。

一想到自己努力这么多年,还是个小小的房山县令,林秉正越发觉得科举真是一条天堑。

自己在外面苦哈哈这么多年,也才追上了那些留同年的起点。

同年的状元申时行,如今是直沽兵备道了,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是这么大。

不过林秉正倒是也很快摆正了心态。

科场的第次不如别人,但只要自己能做出实绩来,也有一飞冲天的机会。

新任阁老雷礼,就是科场第次不高,从县令做起,年过六十也入阁了。

林秉正才三十多岁,也未尝没有机会。

林秉正看着眼前的琉璃厂。

县吏张明远带来的建议,请县衙重办琉璃厂,并改进方法生产京师风靡的玻璃。

林秉正很支持张明远的想法,下令召集琉璃厂的工匠,由县衙出钱试验制造玻璃。

房山本身就有制作琉璃的基础,而苏泽也把玻璃制作的工艺都刊登在报纸上,张明远领着工匠很快就试制出了玻璃。

但这还只是第一步。

热门小说推荐
吾弟大秦第一纨绔

吾弟大秦第一纨绔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穿越为嬴政亲弟的嬴成蟜,本想在皇兄羽翼下体验下纨绔生活。从没想与嬴政争皇位,他是个惫懒性子,当皇帝哪有当皇弟来的快活?他只想当个坐看庭前花开花落,淡望天上云卷云舒的咸鱼。可当大侄子嬴扶苏被贬上...

官道争锋

官道争锋

常言道先做人,再做事,官场也是如此。县府办的办事员陈天明被打发到贫困山村扶贫,原本以为仕途就此止步了,不料遇到下乡考察的副市长,从此,陈天明时来运转,走上一条步步荆棘,险象环生,又能柳暗花明,步步高升的争锋之路。...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