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章(第4页)

,刘子张爷爷的弟弟一支,就在按部就班地走普通士大夫的道路。

这一支比刘子张离舂陵侯的嫡系更远,其中和刘子张平辈的是在汝南郡当南顿县令的刘钦,可惜刘钦死得早,留下三个女儿以及长子刘縯、次子刘仲23和三子刘秀。

刘縯成年后颇有大志,刘秀由叔叔刘良抚养。

刘秀名字的来源,据说是他出生时有嘉禾九穗,故而得名,但多半是因为“秀”

在当时只是普通而常见的名字罢了。

就在刘子张一家“大复仇”

的时候,刘秀渐渐长大,此时王莽已经称帝,但不妨碍刘良把刘秀送到长安入太学,跟随中大夫徐子威学习《尚书》,看起来他们不仅对汉朝灭亡没有抵触,还要努力进入新朝的体制中。

当然,进入新朝的刘姓宗室,特别是刘秀这样的边缘支庶,经济已经日渐拮据,他只能和一个姓韩的同学凑钱买头驴,把驴租出去,用租金交学费。

宗室们要么与基层小吏“打成一片”

,要么逐渐成为新朝的普通臣民,在他们身上,看不出多少“人心思汉”

的迹象。

若不是后来王莽重大决策接连失误,若不是持续不断的政治运动令天下疲惫,若不是突然爆发的自然灾害导致了关东流民,若不是连南阳郡这样富庶的地方也出现饥荒,连刘秀这样上过太学的人也不得不贩卖粮食,这些宗室将会在历史中慢慢消逝。

汉哀帝死后,继任的汉平帝、刘婴虽然贵为皇帝、皇太子,但其实已经和刘玄、刘秀等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

等到灾民揭竿而起,叛乱四处点燃,沉默的宗室们陡然发现,自己身上的“刘”

字,是非常不错的招牌。

刘玄、刘縯们这才打出消失了十几年的汉朝旗号,营造出“人心思汉”

的悲情气氛;逃亡多年的刘赐、刘信们才纷纷露面并返回故乡;前途无望的刘秀们才会加入兄长的队伍。

但眼下这个时候,这些号称帝系的宗室们,只不过是些在乡村里和亭长斗殴的底层豪杰,或是循例读书力争到“体制内”

谋个职位的儒生。

从汉廷中央向下看,这类宗室的声音是沉默的。

要不是后来刘玄成了推翻王莽的更始皇帝,要不是刘秀中兴了汉室,这些基层治安案件和买驴贩粮之类的杂事压根儿不会被史书记载下来。

史书只会盯着王者。

注释:

1 疏广、严彭祖都是公羊博士胡毋子都的再传弟子,同出一师;夏侯胜、夏侯建都传《洪范五行传》;萧望之世传《齐诗》。

当然,刘奭也接受过鲁学的教育,和齐学比起来,鲁学没有那么多荒诞不经的神学内容。

但他鲁学老师就不那么有名了,比如张游卿以谏大夫的身份教过他《鲁诗》,张氏是前面提到过的昌邑王的老师王式的弟子或徒孙,但张氏本人无论是名气还是官职均与夏侯胜等无法相比。

《后汉书》里还记载高嘉也教过刘奭《鲁诗》,此人连事迹都没有留下。

2 《汉书·元帝纪》,第280、282页。

3 《汉书·京房传》,第3162页。

4 《汉书·韦贤传》,第3130页。

5 汉惠帝应该只在长安有庙,而汉文帝则在各郡国都立庙;汉武帝在长安有庙,在他巡游过的郡国有庙。

6 《汉书·韦贤传》,第3116页。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