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0章(第2页)

不到一个月,皇帝就以丧事办理得不好为由,将丞相和御史大夫同时罢免。

不出所料,原太尉、武安侯田蚡拜相,而曾以五百金贿赂田蚡的韩安国被拜为御史大夫。

到了冬十月,已经即位六年的刘彻第一次改元,几个月后,他又下诏举行了汉朝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一次贤良对策。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次贤良对策出了两个颇受皇帝瞩目的人,一个是董仲舒,一个是公孙弘22。

公孙弘回来了,齐学的势力增强了,这对董仲舒应是一个好消息。

公孙弘被赶回齐地,本来已经绝了入仕之念,无他,年龄已过花甲矣,他大概有寿则多辱的感触吧。

但淄川郡坚持举荐他参加贤良对策,他只好再次西行,跋涉至长安,又来到太常寺。

他和董仲舒都知道,此次对策是皇帝真正掌权、大举推行儒学的准备工作,皇帝到底如何看待儒学,如何尊崇儒术,都将在此次对策后见结果。

董仲舒所作的对策就是著名的“天人三策”

后世因为班固在《汉书》里收录了全文,使这三篇奏对极为有名,以至于后人误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自此已经实现。

但司马迁凭着还是董仲舒的学生,在《史记》里对董仲舒的记录却篇幅很短,也没有收录“天人三策”

23,可想而知,董仲舒的对策在当时并没有引起轰动,而是被后世儒生不断推崇,最终才声誉显赫的。

事实上,“天人三策”

也的确没有令皇帝非常满意,皇帝册问的那些问题直白、功利、咄咄逼人。

在前两次册问中,皇帝问:“三皇五帝既然道路是对的,怎么最后就走到了桀纣?儒家推崇的复古,到底有没有用?儒家标榜的圣君,为什么尧舜就很闲,垂拱而治;而周公就很忙,连饭都吃不安生?朕现在劝农,为何没有效果?”

皇帝一如既往地急迫,他追问的还是那两个字:治乱。

而且不要务虚,不想听大道理,要听“政治改革”

的“解决方案”

,不然就来不及了!

可董仲舒偏偏讲的就是大道理,他一方面并不畏惧皇帝,直言“天人感应”

的道理,陈说君主必须畏惧天命,自省而行道;另一方面,也不得不回应皇帝的质问:不是尧舜的道不对,是桀纣无德,不是复古没用,是没有真正复古。

所以,如今汉朝用的秦法要更化改制。

尧舜很闲是因为他们靠禅让得了天下,周公很忙是因为周文、武王靠革命得了天下,形势不同。

至于皇帝劝农效果不佳,是因为没有养士,应该从儒生中选拔人才充任到中央和郡国的中层岗位上去。

皇帝听了这些话,并不满意,于是在第三次册问中不禁冷嘲热讽:你怎么说得既不条理也没有重点,是想故意迷惑朕吗?你要把治乱的本质说清楚!

董仲舒这才讲述了春秋大一统的意思,并说了一句话: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24

这就是所谓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热门小说推荐
鉴宝赘婿的绝美调香师

鉴宝赘婿的绝美调香师

一百钱买来的玉石,他拿去转手一卖,价格可以惊动整个洛阳城,砸了无数鉴宝专家的饭碗。她是调香师,可以调出让人起死回生的香液。...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