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刘愔夜观天象的“白衣会”
果然发生了。
只可惜,不是皇帝,而是皇后。
因为那封书札,王莽严令王临待在洛阳,不得回到长安奔丧。
他要弄清楚儿子到底做了什么会如此害怕。
既然那封信是写给皇后的,不妨从皇后的身边人查起。
皇后下葬,王莽立刻对原碧等皇后的侍女、王临在长安的家人严刑拷讯。
原碧想来是承受了重刑,最终交代了王临和她私通以及弑父的密谋。
这可不是当年王宗所谓的谋反案可比:王宗只是青春期少年的叛逆和幻想,王临却是实打实要弑君弑父的伦理惨剧。
面对审讯结果,王莽受到巨大的精神冲击。
当年杀王获,杀王宇,都是由他来掌握主动权,并作为实践儒家经义、模仿周公的重要动作。
而王临反过来要弑父,说明儿子不甘心束手待毙,宁可冒犯最重要的伦理也要求生。
这反而令王莽有所胆怯了,他失去了把杀子包装成大义灭亲的那种自信。
相反,他秘密处理这件事。
把参与审讯、知道王临弑父图谋的治狱使者、司命从事等全部悄悄灭口,就地埋在监狱里。
这些冤死的司法人员的家属发现亲人集体失踪,上班之后再也没回家,大概能猜到什么,但既不敢说,也不敢问。
至于王临,王莽决不可能让他活着,就赐给毒药。
知道自己大势已去、不得不死的王临,终于做了一件王氏子孙人人都想做但从前不敢做的事情:不服从。
他不服从皇帝的命令,不接受父亲送来的毒药,而是以利器刺死了自己。
仅存的王安、黄皇室主如果知道王临以自己的方式赴死,悲痛之余说不定还会嘉许呢。
灭口了知情人,逼死了儿子,王莽仍然要粉饰,说王临不遵循符命,在统义阳王的位置上没能得到上天护佑,以致夭折,实在可怜,谥号和王宗一样也是“缪”
。
同时,他又指责亲家刘歆,说:
临本不知星,事从愔起。
15
如此看来,王临招供了夜观天象的事情,但没有牵连刘愔。
可王莽觉得,如果把刘愔当成始作俑者,那么儿子谋杀自己的伦理伤痛可能会好受些。
刘歆没能保住爱女,刘愔也自杀了。
这是新朝建立后,刘歆失去的第三个子女,他对王莽最后一丝尊崇、好感、旧日情谊也荡然无存。
他担心自己也会性命难保,就像当年的甄邯,也在政坛上渐渐消沉下去。
第一家庭的这场变故后,王莽好不容易成年的四个儿子只剩下一个“颇荒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