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3
刘秀还真不算篡位,在古代的历史叙述里,刘秀是复兴汉朝的中兴之主;两汉虽有东京西京、前汉后汉之分,事实上是两个王朝,但在法统上仍被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汉朝。
时人把秦朝和新朝都归于“闰位”
,不作数。
刘秀是西汉皇族后裔,从血统上说,东汉当然是西汉的延续,但延续不等于复制,经历过新朝这几年,一切彻底变了。
虽然后世会评说刘秀“解王莽之繁密,还汉世之轻法”
8,但不管刘秀是否意识到,他和他的皇朝都被打上了深刻的王莽烙印。
就像汉高帝实际上是一个“战国”
人,刘秀实际上也是一个“新朝”
人。
王莽当安汉公的时候,刘秀才六岁,西汉末年和新朝时人普遍具有的信仰他都有。
他是新朝的太学生,是在新朝观念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儒家经学以及相关的符命、灾异、祥瑞、图谶、纬书,都是他信仰世界里的重要部分。
作为儒生的刘秀非常热爱读书,喜欢钻研思考儒家学问。
他每次出去打仗,总能带回一些书并且倍加珍惜,好好收藏。
他入主洛阳时,光书就拉了好几车。
即使当了皇帝,他也特别爱和老朋友们彻夜谈论儒家经典,分析经学义理,毫无倦意,这与王莽登基后整日和大臣们聊经义礼乐,没有什么区别。
正如王莽身边围绕着许多爱说符命的大臣,帮助刘秀成就帝业的功臣里也不乏儒生出身的官员将军。
比如同学邓禹年十三通晓《诗经》,冯异通《左传》,贾复习《尚书》,等等。
当然,这些人并不是专门从事经学的经师,也未必跟从过什么名师大儒,但这更反映了新朝对儒家的推崇已经淫浸到地方、基层,成为许多人普遍的教育经历。
赵翼曾感叹说,“东汉中兴,则诸将帅皆有儒者气象。”
9
“儒者气象”
,说明刘秀缔造的汉朝,已经和西汉大不相同了,他的皇朝延续了无数新朝的特质。
在西汉,是一群儒家要改造帝国;而新朝,是帝国要标榜儒家。
当王莽打造的儒家政教体系陷入危局、归于失败,儒家转向刘秀,在新朝制度的基础上为刘秀开出了新局。
昔日,西汉皇朝没能彻底把握住儒家的话语权,汉哀帝对汉朝“再受命”
深信不疑却无能为力,刘秀则在西汉灭亡十几年后再起,证明了“再受命”
的真实性。
但这次,他就要彻底把握住儒家的话语权,像新朝一样标榜儒家,不能将其送给他人了。
东汉的使命,是建立一个复兴了西汉,但延续了新朝政教的新汉朝!
用当时话说,就是“孔子为汉制法”
。
春秋时期的孔子,怎么可能为汉朝制法呢?这是因为,在儒家今文经学的话语里,孔子是素王,为千秋万代制定了法度,这里的“法”
不是法家的“律法”
,而是以伦理教化为基础的政治原则。
用今天的话说,孔子是“大立法者”
。
他虽然早已死去,但留下的法度始终支配着社会的运转。
如果以一个西汉人的视角看历史,会发现孔子死后只有秦,但秦是法家立国,所以说“孔子为后世立法”
时,就是“孔子为汉制法”
重生在封神大战之前的上古时代,李长寿成了一个小小的炼气士,没有什么气运加身,也不是什么注定的大劫之子,他只有一个想要长生不老的修仙梦。为了能在残酷的洪荒安身立命,他努力不沾因果,杀人必扬其灰,凡事谋而后动,从不轻易步入危险之中。藏底牌,修遁术,炼丹毒,掌神通,不动稳如老狗,一动石破天惊,动后悄声走人。本来李长寿规划中,自己会一直躲在山中平安无事的修行成仙,直到有一年,他的老师父静极思动,又给他收了个师妹回来ps暂时不开新群,五群(1o98711961)壹群(474o95492)2群(836797636)3群(398929196)肆群(1o71o59242)贯彻到底,轻松修仙!...
...
...
豪强并起世家林立的都市,备受欺凌的社会底层吊丝林平强势崛起。世家欺辱,那便抹平世家豪强镇压,那便屠灭豪强举世皆敌,那就踏平这世界!当他手握黄金月河的那一刻起,他便不再问敌人有多少,只问他的敌人在哪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