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围观帷幔里的新妇容貌如何,围观马车两边骑马和步行的奴仆多不多,围观乐声喧天、热闹非凡的排场。
富人围观,琢磨这个排场大概耗费多少金,暗暗下定决心将来要赶超过去;穷人围观,则自惭形秽,为弄不起这样的排场而深以为耻。
7
那些淡泊名利、勤俭节约的事迹并不是没有,但委实不符合汉朝一般臣民的观念,所以只能记在史书里当作楷模。
未央,是西汉的时代精神。
在这种风气下,再加上儒家最为重视婚丧嫁娶,所以婚礼日渐变得复杂。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礼一样都不能少,一次婚礼铺排下来的花费,即使中产之家也不堪重负。
平民尚且如此,皇帝娶亲,安汉公嫁女,其豪奢可想而知。
王莽嫁女的婚礼,是由王莽的好友刘歆制定的。
为王氏“纳采”
(提亲)的,是长乐少府夏侯藩、宗正刘宏、少府宗伯凤、尚书令平晏,其中刘宏是皇家宗室的管理者,宗伯凤精熟礼仪,平晏是为王莽掌管机要的心腹。
提亲时会“问名”
,然后“纳吉”
,拿姑娘的名字占卜吉凶。
占卜由大司徒、大司空策告刘氏宗庙后进行,结果不用问,当然是大吉。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纳征”
,也就是俗称的“聘”
了。
古往今来,无论老百姓还是士大夫,下多少聘礼,怎么看待聘礼,是众多婚姻在缔结之前最惊险的一环。
皇帝要以怎样的聘礼,来聘安汉公的女儿呢?
此时,宗室、信乡侯刘佟上书,讲了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周天子要娶纪国的女儿为后,但纪国只是一个子爵,是五等爵制里较低的爵位,因此周天子先将纪国国君升为侯爵,才正式下聘。
刘佟的意思是,新都侯的侯国,与未来皇后父亲的身份不符。
怎么才能符合呢?汉廷讨论之后认为,古代天子的岳父要有百里封国才符合,所以应该把新都国补足百里,增加封地。
换言之,皇帝的聘礼之一就是增加封国的土地。
这个提议被王莽谦虚地拒绝了,一句“臣莽国邑足以共朝贡”
8,颇显深明大义。
但是,未来安汉公成为皇帝的岳父,和他相关的礼仪怎么弄仍然是绕不过去的问题。
刘佟的上书埋下了一线伏笔。
除了封地还有金钱,按照汉朝的惯例,聘皇后要黄金二万斤,折合钱两个亿。
王莽仍然推辞,说钱太多了,只要四千万,而且这四千万也只接受七百万为聘礼,剩余的三千三百万平均分给十一户陪嫁的家庭,每户分三百万。
群臣见王莽如此谦逊,要求朝廷再给王莽增加两千三百万的聘礼,合成三千万。
王莽接受了,但又从中拿出一千万分给了同族的贫寒之家,最终的聘礼只有两千万,是以往聘皇后的十分之一。
一场充满谦让、慷慨、仁爱之情的“纳征”
总算结束了。
目前来看,王莽所期望的东西绝非金钱。
在他的人生取舍里,钱属于可以被“舍”
的那部分。
婚礼剩下的步骤就很简单了。
“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