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不仅如此,他们的家族也迅速遭遇灭顶之灾,据说“百岁之母,孩提之子,同时断斩,悬头竿杪,珠珥在耳,首饰犹存”
6,上到百岁老人,下到懵懂孩童,一律被斩首示众,连头上耳畔的首饰都没来得及取下,其状极惨。
近亲遭际如此,远亲也惶惶不可终日。
这毕竟是王莽掌权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诸侯叛乱,影响很大。
舂陵侯刘敞虽然没直接牵连,但与安众侯同属长沙定王世系,而且前几年参加王莽主持的祫祭时和刘崇很谈得来,所以感到很恐惧。
他思来想去,觉得已故前任丞相翟方进的长子、高陵侯翟宣通经明义,沉稳谨慎,是个君子7,将来不会惹麻烦,就想方设法为儿子娶了翟宣的女儿翟习为媳妇,心里这才安定下来。
刘崇的族叔刘嘉、张绍的从弟张竦,也吓得魂飞魄散。
为了保命,刘嘉和张竦马上求见王莽,以自首的名义请罪,王莽赦免了他们。
都知道张竦是文章高手,那篇劝王莽当周公的文章尤其壮丽,刘嘉于是恳求张竦再来一篇,为自己卷入这场震怖天下的谋反案进行辩白。
这又是一篇极为成功的奏文,张竦一个人就有两篇文章因王莽而“流传千古”
,简直可以称为王莽的知己了。
班固将全文录在史书中,目的当是羞辱和批判。
但不得不说,这篇奏文的确言说了汉末广大沉默的宗室的另一种心声,不能一概斥之为阿谀奉承。
张竦奏文其实就写了两个事情。
第一件事,颂扬王莽“存亡续废”
。
认为王莽恢复了大量绝嗣或被废的刘氏王侯的爵位,因此是在扶植刘氏宗室,是对汉廷中央自文景以来不断打压宗室支脉的反拨。
“凡以为天下,厚刘氏也。
臣无愚智,民无男女,皆谕至意。”
8天下是个人都知道王莽恢复了那么多刘氏家族的财产地位,你竟然还谋反?
第二件事,批判刘崇不识好歹,是大祸害,罪不容诛。
张竦在这里用了一串最严重的词汇来描绘刘崇:
臣子之仇,宗室之雠,国家之贼,天下之害也。
是我个人的仇人,刘氏宗亲的仇人,国家的叛逆者,天下的大祸害。
因此,不能只是批判就完事儿,张竦建议还要铲平刘崇的宫殿房屋,将其挖成大坑,灌满污水,以起到诅咒镇压的作用。
这一颂一批,王莽极为高兴。
这篇奏疏是以刘嘉的名义呈递的,所以王莽觉得刘嘉如此大公无私,不顾刘姓私亲,与自己同仇敌忾,实属“应合古制,忠孝著焉”
,就封刘嘉为帅礼侯,刘嘉的七个儿子赐爵关内侯。
张竦连着写下两篇“好文章”
,到此终于被封为淑德侯。
这两个爵号都是“令称”
,不知道食邑在哪里。
此外,南阳郡派去毁坏刘崇宫室灌上污水的官吏百姓,也受到封赏。
以至于长安市民特意作了两句歌谣来讽刺:
欲求封,过张伯松;力战斗,不如巧为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