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3章(第2页)

王莽是一定要得到传国玺的,太后难道真能不给吗?”

王舜这话说得颇有些隐晦,似乎暗示说王莽巧取不得就会豪夺。

王政君骂也骂了,她所不能承受的矛盾,是又希望王氏家族永葆富贵,又不想承担颠覆夫家的罪名。

所以听到王舜这么说,她确实担心这事儿闹下去也不好收场,对于自己在王莽称帝上起了多么关键的作用,她很清楚。

于是她吩咐取出传国玺,但还是不想好好给出去,竟然扔在了王舜面前的地上,说:“我已经老了,还能寿终正寝,你们兄弟就等着被族灭吧!”

总想着左右逢源,这也不情愿,那也不情愿,但最后这也不得不做,那也不得不做;总拖着最重要的问题不解决,幻想着问题会自己消失,直到面临不得不决断的时刻,却已丧失决断的主动权,只能被动选择。

王政君的这种优柔寡断,根源于她缺乏政治品质,不能辨识立场,也就没法理解政治的困境就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没有中间地带的,因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她本人作为政治家的失败。

拿到玉玺,抚摸着被王政君摔去的一个角,王莽依然欣喜若狂,吩咐在未央宫沧池的渐台置酒狂欢。

渐台是沧池中的一座高台,多年以后,王莽将在这里被杀死。

王莽也在思考元年正月朔日正式登基的礼仪。

这其中有一个重要关节,王政君是汉室的太皇太后,又是王氏的“老祖宗”

,那么入了新朝,王政君怎么安排?是继续保持逊政汉室成员的身份,还是成为新室的成员?如果是后者,那王政君的身份是什么?上什么尊号?

别的王公贵族无论怎么安排,时间上都来得及。

唯独王政君,非得一开国就得有说法且说清楚才行,不然会影响汉新易代的合法性。

不过,前番因为传国玺的事情,王政君正在生气,很难劝她接受新的尊号。

王氏家族不论远近亲疏,知道自己将来会成为宗室,无不欢喜雀跃。

其中有一个叫王谏的远支疏属,想趁着新朝成立的机会谄媚王莽,就上书说:“汉朝已终结,太皇太后不宜称现在的尊号,应当去掉汉号。”

这个建议非常及时,正对王莽的心思,他见到这封上书,忽然有了主意。

王莽即刻亲自乘车到长乐宫,把王谏的上书给王政君看。

王政君余怒未消,看到这个建议,更加不满,冷冷地说了一句话:

此言是也!

这是一句反讽1,王政君估计王莽接下来就要借题发挥,准备去掉自己的汉家尊号,她想好了决不答应。

没想到,王莽却比她更生气,说:

此悖德之臣也,罪当诛!

王莽居然说王谏是不道德的大臣,而且该判死罪。

王政君十分吃惊,不知道王莽到底是什么意思。

王莽回到未央宫,公开指责王谏悖德。

群臣也糊涂了,这马上就要开国,传国玺都拿到了,王莽为什么还要维护王政君的汉家尊号?

有个叫张永的人看出了端倪——王莽当然要废掉王政君的汉家尊号,但不希望世人觉得是他主动做的。

王谏上书,王莽是批还是不批?这件事和王莽受禅一样,都得是迫不得已而做,是天意才行。

张永很快献上一块铜璧,上面依稀写着一行符命:“太皇太后当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

2。

王莽见此大喜,下诏群臣说:这行文字不是人工刻画,而是自然形成的;文母,意味着太皇太后将是永远的“新朝之母”

这是天命,不敢不接受。

王政君见此符命,不知道是真的相信,还是顺水推舟,总之接受了新的尊号。

给王政君的新印玺马上被制作出来,张永因为这个功劳被封为子爵,爵号为“贡符”

王谏却被迫服毒而死,他的死是因为妄议尊号,还是因为上书所言的事情太过直白,揭露了王莽的真实意图而令王莽备感冒犯,恐怕不言而喻。

6.时间的开始与历史的终结

热门小说推荐
鉴宝赘婿的绝美调香师

鉴宝赘婿的绝美调香师

一百钱买来的玉石,他拿去转手一卖,价格可以惊动整个洛阳城,砸了无数鉴宝专家的饭碗。她是调香师,可以调出让人起死回生的香液。...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