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6070(第4页)

nbsp;nbsp;nbsp;nbsp;各部主事早已侯在这里,看见杨思焕的车便上前见礼:“劳烦大人提履亲行,已至恭陵,不便驱车了。”

nbsp;nbsp;nbsp;nbsp;杨思焕颔首,抬脚下了车,夹道两侧有石柱高耸,上面刻有奇怪的纹路,一行人浩浩荡荡往前走。

nbsp;nbsp;nbsp;nbsp;陵区专门设有承办事务衙门、内务府、礼部、工部、兵部,职司各种祭祀与管理事宜。

其中内务府,礼部主管大祀,而工部、兵部,除负有维修、保护陵寝的职责外,还要协同礼部、内务府完成各项祭祀。

nbsp;nbsp;nbsp;nbsp;各部主事跟着杨思焕入了陵,走到岔路口,杨思焕足下一顿,抬眼望向远处长阶:“那是主路?”

nbsp;nbsp;nbsp;nbsp;随行的官员应是。

杨思焕缓步踱过去,指着石阶上的一处大洞不说话。

nbsp;nbsp;nbsp;nbsp;当中工部主事拱手:“大人,想必是雨水所凿。”

又指着天笑道:“乃天公所赐,无需挂心。”

nbsp;nbsp;nbsp;nbsp;杨思焕仍是不说话,背手冷眸瞪向郎中谭政,向日她总一脸和气,这样的神情却是不曾有的,谭政愣怔之余方道:“荒唐!

将来殿下怪罪下来,礼部首当其冲,却轮不到你们头上罢?这分明是你们保养不周,还不快找人将这些个石坑补咯。”

nbsp;nbsp;nbsp;nbsp;此话一出,几个主事当即收声,见敷衍不成只好差人来修。

nbsp;nbsp;nbsp;nbsp;杨思焕顿觉欣慰,对谭政察言观色的本事颇为满意,便道:“你们先修着,谭郎中随我继续转转。”

正说着话,似有雨点打在脸上,抬手摸了摸,却是干的。

nbsp;nbsp;nbsp;nbsp;杨思焕抬脸望着阴沉的天空,她想,这就要下雨了吧?

nbsp;nbsp;nbsp;nbsp;两个人一路往前走,绕了一圈拐进一条窄道,道边的神兽倒比路上看见的那些小很多,也多是些小马之类的寻常石像。

nbsp;nbsp;nbsp;nbsp;杨思焕伸手摸了摸石马背,侧目望去,道边长满杂草,目光所及之处,皆是荒凉之地。

nbsp;nbsp;nbsp;nbsp;“那边也是皇陵的范围?”

nbsp;nbsp;nbsp;nbsp;谭政回:“回大人,这是平王墓。”

nbsp;nbsp;nbsp;nbsp;“平王?”

杨思焕兀自念道,“方才路过的可是先郕王墓?那光景也不似这般惨淡。”

nbsp;nbsp;nbsp;nbsp;谭政闻言左顾右盼,方才应道:“大人,平王便是憩太女了,憩太女畏罪自尽

nbsp;nbsp;nbsp;nbsp;‘平王’是薨后加封的爵位。”

nbsp;nbsp;nbsp;nbsp;杨思焕一笑,此事她自是知晓。

当年永宣帝以岭王的身份逼宫夺位,当夜东宫起火,废太女将自己活活烧死在东宫。

nbsp;nbsp;nbsp;nbsp;这件事无人敢提,直到前些日子《永宣大典》编纂时,旧事又被重翻。

nbsp;nbsp;nbsp;nbsp;那场逼宫的闹剧到了刘建笔下,就完全颠倒过来。

她巧挪时序,反写成废太女恐储位易主,着急继位,逼宫杀母却不成,而岭王护驾有功。

刺杀之行暴露之后,废太女负罪自焚。

nbsp;nbsp;nbsp;nbsp;这一说辞被正式录入《永宣大典》中,左右死无对证,成王败寇,那厮就是看准这一点才敢写。

nbsp;nbsp;nbsp;nbsp;这件事,杨思焕也是前几天看到大典的复本才知晓的。

那一刻她才明白,自己到底是哪窍不通了。

nbsp;nbsp;nbsp;nbsp;而今远眺平王墓——满目苍凉,竟一时无话,心寒齿凉。

不禁苦笑,所谓成王败寇,大抵如此。

nbsp;nbsp;nbsp;nbsp;千百年后,后人会看到两种不同的史料,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难辨了。

nbsp;nbsp;nbsp;nbsp;念及此,杨思焕抬头望着不远处的小庙,心道这位若是泉下有知,也要生生被气疯吧。

nbsp;nbsp;nbsp;nbsp;正这样想着,听到身后的谭政道:“大人,下雨了。”

nbsp;nbsp;nbsp;nbsp;杨思焕回过神来,颔首道:“你回去取伞过来,我再看看。”

说罢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开。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