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70180(第18页)

nbsp;nbsp;nbsp;nbsp;许云帆这人当真是有点本事,不仅会做蜡烛,居然还会制纸、烧炭……

nbsp;nbsp;nbsp;nbsp;齐远洋的大舅子来信说,许云帆这小子,不仅让齐修泽买了几十头牛,还把附近十里八村的红薯收购一空,以前只能拿来吃或者喂猪的红薯,被许云帆的人收购后被加工成了红薯粉,这玩意贼好吃了,还有滞销的水果,这家伙直接让人在大清村盖了棚子,说是水果厂,被加工后的水果叫做水果罐头、水果干,这些玩意如今都被他夫郎拿去卖了,并且一度引起轰动,没办法,这玩意根本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有些人为了抢购还都打起来了。

nbsp;nbsp;nbsp;nbsp;周县令最近就忙着处理这些纠纷之事,在信上,他对齐远洋这个姐夫说了,齐修泽能同许云帆交好,百利无害,等着吧,许云帆这小子,日后成就只怕不会低,加上这人他见过,确实不是一般人。

nbsp;nbsp;nbsp;nbsp;齐远洋之前因为蜡烛一事对许云帆印象不浅,周县令这么一说,他更觉得这家伙只怕不仅仅只会这些。

nbsp;nbsp;nbsp;nbsp;但周县令在信上说了,许云帆请的那帮工人嘴巴含金,紧得很,压根打听不出一点消息。

nbsp;nbsp;nbsp;nbsp;周县令不是没好奇过,毕竟许云帆做生意的同时,也在间接的提升了村民的收入,解决了令他头疼的大事。

nbsp;nbsp;nbsp;nbsp;最近听说许云帆又开始“搞事”

了,他让人在附近十里八村收购小猪仔,负责盯着许云帆的衙役记录的清清楚楚,好家伙,许云帆居然买了一百头小猪仔。

nbsp;nbsp;nbsp;nbsp;这不是一只,不是十只,而是一百只啊!

nbsp;nbsp;nbsp;nbsp;一百只猪仔,那是什么概念?

nbsp;nbsp;nbsp;nbsp;许云帆让人把猪仔买了,但衙役发现,负责喂养猪仔的村民并没有天天出去打猪草,而是提着一桶一桶不知是啥东西的玩意往猪槽里一倒,这帮猪仔便蜂涌而上,吃的猪耳朵上都是猪食。

nbsp;nbsp;nbsp;nbsp;衙役故作经过询问喂猪的村民,可话没问完呢,那村民上下打量了他一顿,直接喊人过来把他轰出村。

nbsp;nbsp;nbsp;nbsp;这衙役已经露面了,周县令只能派其他衙役前往,结果那衙役回来又说了,许云帆让人建了一个大木房,那帮工人又是下地抱稻草又是扎堆干活的,总之就是忙,一个个对外人很是戒备,根本不给他多问多看的机会。

nbsp;nbsp;nbsp;nbsp;那些上山砍柴的,负责搬运竹子的,齐远洋大概猜到,这是为烧炭、制纸做准备,但其他事,周县令都打听不到,更不用说他这个远在京城的人了。

nbsp;nbsp;nbsp;nbsp;齐远洋来找缚青雩不为别的,就为让缚青雩知道许云帆的事,如果可以,他们得把这人带到京城来。

nbsp;nbsp;nbsp;nbsp;对此,缚青雩却摇头:“不行,他要来京,必须凭借本事来,朕能拉他一把,却不能护他一世。”

nbsp;nbsp;nbsp;nbsp;只有有真本事的人才能在朝堂上立足。

nbsp;nbsp;nbsp;nbsp;虽说如今不再存在什么士农工商的阶级划分,但不可否认的是,官依旧凌驾于首位。

nbsp;nbsp;nbsp;nbsp;齐远洋沉默了。

nbsp;nbsp;nbsp;nbsp;他们齐家,若是没有他,没有宫中的贵妃,生意不可能做的这么顺。

nbsp;nbsp;nbsp;nbsp;而许云帆他什么都没有。

nbsp;nbsp;nbsp;nbsp;“如果许云帆不打算走科举,就这般一辈子窝在村里,满足于现状……”

齐远洋想,那就是浪费人才了。

nbsp;nbsp;nbsp;nbsp;缚青雩是既高兴出现了许云帆这样的人才,但又愁于不知许云帆此人究竟想走哪条路。

nbsp;nbsp;nbsp;nbsp;哪怕一宿没睡,缚青雩心神具疲,坐姿依旧霸气,端端正正,“众爱卿可有事启奏?”

nbsp;nbsp;nbsp;nbsp;无事可就退朝了!

nbsp;nbsp;nbsp;nbsp;孟如春赶忙站了出来,“陛下,臣有要事启奏。”

nbsp;nbsp;nbsp;nbsp;“爱卿请说。”

nbsp;nbsp;nbsp;nbsp;“微臣昨儿得了一封来自医馆的建议信……孟大夫已按照该大夫所说,将南瓜子给孩子服下,当天那孩子便将肚中长虫排出体外,该大夫还说了,按照咱们大晏朝的种植方式,村里孩子肚中多多少少都会有长虫,而且该大夫还告知了预防之法,臣以为,可派人进行全国预防,并派遣大夫随行……”

nbsp;nbsp;nbsp;nbsp;孟大夫话音一落,霎时,其他大臣开始交头接耳起来。

nbsp;nbsp;nbsp;nbsp;院史往前一站,“陛下,臣认为孟大人说的不错,很多疾病,的确重在预防,如果能够提前预防,大晏朝每年孩童夭折的数量至少可减少大半以上。”

nbsp;nbsp;nbsp;nbsp;“陛下,微臣以为,此行不妥,一个山野村夫的话,不可轻信,此举,消耗的人力物力皆是不少,这不是救治一个百个孩童,大晏境内的孩子,那是成千上万的人数,这将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nbsp;nbsp;nbsp;nbsp;右相身为元老,这番话一出,其他大臣顿时噎了。

nbsp;nbsp;nbsp;nbsp;其他大臣不敢驳右相,左相却是不惧的,他们一左一右,皆是百官之长,谁也不比谁低一等。

nbsp;nbsp;nbsp;nbsp;左相往右边走了两步,站在正中同右则前头的右相相对,“陛下,微臣认为孟大人与院史所言其实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若是能够提前预防,这对百姓来说,的确是一件好事,哪怕不能解决每一位孩子的长虫病,但提前预防,的确可以解决一些根本性问题。”

nbsp;nbsp;nbsp;nbsp;院史赶忙道:“陛下,此事微臣之所以认为可行,一是长虫病在我等大夫看来乃是棘手之症,往日身患长虫病的孩子,不说御医,就是其他大夫只能从孩子吐虫与否去判断,这些年,我等搜集民间各大夫的笔录,关于长虫病的症状,每位大夫的记录皆不同,但孟大夫来信上所说的症状,微臣连同其他几位御医连夜查阅各类医书,发现孟大夫信上所述的症状,与他接触过长虫病的大夫所记录皆是一样的,只是他们记录的不如孟大夫所说的那般详细全面。”

nbsp;nbsp;nbsp;nbsp;孟大夫在信上写了长虫病的各类症状以及不断阶段患有长虫病的孩子又会出现何等症状,以及如何医治等方方面面全部记录的清清楚楚。

nbsp;nbsp;nbsp;nbsp;而这些不同阶段的症状,他们太医院御医都在其他医籍上看到有关记载。

nbsp;nbsp;nbsp;nbsp;以前他们不清楚,为什么有关长虫病的症状,每位大夫所记录的症状会有所不同,孟大夫那封信可谓是解答了他们的疑惑。

热门小说推荐
重生之洪荒圣人

重生之洪荒圣人

一个山村的少年,意外的重生,使他回到了洪荒时期。他是盘古的兄弟,却又成为了女娲的师弟。圣人与他为敌,那接引准提更是被他用混沌剑劈死了。四处树敌的他将如何面...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