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十九章(第3页)

巧文想着,没再答,不过却真想了一番。

为何如此呢?

京城时无,扬州也无。

她一一心里历着。

京城时忙着做生意,有了钱便是莫大的喜庆,从吃不饱饭的日子到守钱万贯,她要经历的太多了,美食,醇酒,宅邸,马车,这些足以磨平暗处那些不起眼的事。

再者,京城各阶层人皆有,要说尊贵,谁比得上宫城那帮人,便是王府勋亲一家家已经数不过来,各人都看得低,便也不觉自身处境有什么问题。

去了扬州,这简直说不得了,一上来便是夫子开道,来往皆士人,便是刺史大儒见了也丝毫不虚。

可到了蜀地,一切便恢复正常了,没人对她们多热切,商贾无数,你仍做你的生意,有了钱也能过些好日子,再说其他,你便是妄想了。

那官宅门廊便是想进又何尝容易。

这边第一重便是军府,第二便是文人,如此下来,她这般也不过是个有钱的闲人罢了。

一声叹息,薛枝看来,摇摇手,笑了,“怎么了,腻了?”

巧文抬头,李佑郎也是同样神情看她,她不知该说什么,只是一瞬间觉得好没了意思。

便是明服大卖,赚得了钱,又如何?

这前路便这样了?

恍然没了目标,庸庸一生,她又该如何度过?

一瞬间,巧文明白了好像为何如此。

本卖华裳,使大唐之民尽穿其服,这事何其高,何其有趣?

可到如今,路走到了,却发现不过如此。

便是做了这么一件事,不过又如何呢?

大唐闲人画像。

这六字真没说错,这闲人实在一语中的。

她抬了头,对上那双清明的眼。

如今想,夫子果真不错,这路确实是好,怪道往来千年多少人想留名青史,这编纂史书,修文立法,这路,是一条光明大道啊。

从不会像她如此有迷茫的时刻。

她看向李佑郎,目光不得同情几分。

还好,咱们是同病相怜之人。

可对方看她莫名笑着,眼一皱,笑回,“我日后当了教头,教习重兵,大唐健儿出征南北,我从不会悔。”

一顿。

行罢。

薛枝看来,瞪了李佑郎。

干嘛说这话,他不明白,有什么可悲的。

便是无事逍遥一生,又如何?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