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10120(第22页)

擢升袁术为后将军。

袁绍收到了董卓的官员任命名录后,问门客:“这名录,太傅可看过?”

门客留着冷汗道:“太傅修改了袁氏的部分。”

袁绍沉默着看完名录,见袁氏门生韩馥,被董卓任命为冀州牧,心里有了计较:“既然他始终都不曾相信我,那我不接下董卓送来的这份礼,岂不是对不起他?”

——

董卓对贾诩拟的名录非常满意,李傕也看了这份名录,有些犯嘀咕。

“这名录上,一多半的人都不曾听过。”

董卓闻言看了贾诩一眼。

贾诩道:“我师从交州刺史郑玄,老师曾与我讲过朝中人事。”

郑玄是名儒马融的学生,那这么说,贾诩只能算马融弟子的弟子。

隔着一代,都能有如此厉害的传承,难怪先帝在时,畏惧党锢。

董旻问贾诩:“袁太傅修改了司隶校尉的人选,这……”

尽管“士邑”

姿态放得很低,但因为董卓的信任和重用,如今整个董卓的智囊团,都隐隐以“士邑”

为首的态势,其他人遇事,也习惯性地请教士邑。

贾诩面露迟疑:“这个我也参不透,要看明君的意思。”

董卓不屑道:“也不必事事小心,这是他袁氏自己心不齐。”

“兄长明鉴,用官位挑拨袁氏三兄弟的关系,还能在朝廷上对外表明态度。”

不管袁氏的谁,只要接下这个任职,就说明,袁氏接受了董卓的背叛,连背叛者都能原谅,如此一来,以后谁还会相信袁氏?

如果袁氏不接,那就直接抛出去,司隶校尉可是个香饽饽,换别的人情还不容易吗。

“武烈这名录虽好,但我却觉得不太够。”

董卓放下名录,拿起案上的佩剑。

宝剑出鞘,银光夺目,带着摄人的寒意。

董卓轻轻擦拭佩剑,董旻会意:“兄长想杀鸡儆猴?”

贾诩闻言警醒起来,面上却没有表现出分毫,他端起酒盏,轻轻抿了一口。

“那兄长,想先拿谁开刀?”

董卓笑道:“不如就先从太后下手如何?”

贾诩的手微不可查地颤抖了一瞬,听见董旻在一旁问道:“哪位太后?”

他也在瞬间调整好表情,疑惑地看向董卓。

刘辩登基后,现如今,太后共有三位。

除去桓帝的妃子邓太后,剩下两位分别是灵帝的皇后,宋太后,也就是二皇子刘合的生母,以及新皇的生母,灵帝的妃子,何太后。

“要我说,都杀了干净,省得以后惹出麻烦。”

董旻和贾诩同时惊呼:“不可!”

董卓先看向自己的亲弟弟,董旻犹豫道:“兄长拥立新皇,朝中多少双眼睛盯着,若是开杀戒,恐怕……”

董卓却不以为意:“我还怕他们弹劾?”

随即又看向贾诩。

“武烈的意思呢?”

贾诩沉思片刻道:“明君确实需要通过一些手段来施威,不过不是杀人。”

“何解?”

“太后毕竟身份尊贵,与其杀之,不如让新皇下旨,贬其为庶人,濦强王没了母族,宋太后孤身一人,和邓皇太后一样,不会对明君有什么威胁。”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