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曹班是完全没反应过来,文士身后,贾诩的表情格外淡定,但阿荷已经暴怒着撸起袖子冲上来。
地上的两只大雁,挣扎着发出“嘎嘎”
的声音。
第167章
“说吧,不知本侯有幸,得袁氏哪位公子青眼?”
曹班声音很年轻,与她的外貌给人带来的第一印象一致。
但亲眼见到这个在院子里好奇打量大雁的女郎,坐在了司隶校尉的位置上,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早知是这样,借郭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来啊!
没错,向袁绍建议,替袁氏子求娶曹班的是他,主动请缨来长安的也是他,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曹班背后,有某个人,或者某个家族的支持。
郭嘉虽然出身名士摇篮颍川,却是寒门子弟,他的父母坚信多子多福,为了养活弟弟妹妹们,他少年时在颍川的士家做工,后因天资聪颖,得到荀慈明的赏识,才有了读书识字的机会。
黄巾之乱后,他跟随荀氏迁往冀州,通过荀谌的引荐,进入袁绍帐下。
然而,郭嘉对袁绍阵营的职场环境并不满意。
倒不是说袁绍这个上司又多难相处,相反,袁绍是典型的士家公子,教养良好、待人亲厚,即使帐下谋臣反对他,他也不会因此生气。
袁绍的性格,其实也和出身有关,事实上,“袁氏子”
的家族光环,带给袁绍的增益BUFF其实并不多,家族内嫡系的资源都给了弟弟袁术,他想要和袁术一争高下,就必须要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拉拢袁氏门生。
但问题也出在这里。
如此多的士家子弟聚集在身边,都是带资进组,凭什么你戏份要比我多呢?
袁绍不能服众,帐内意见左右互搏,自然在外人看来,就觉得袁绍优柔寡断了。
而郭嘉一个寒门子弟,要想在大咖云集的剧组里博出位,就不得不兵行险着,给主公呈上一些旁人想不出,也做不到的奇策。
在他看来,已知,司隶校尉不可能是女人;
又知,袁绍坚称曹班是女人。
所以,曹班不可能是司隶校尉。
或者说,袁绍认识的那个“曹班”
,不可能是司隶校尉,身在长安,控制住汉天子的,另有其人。
他首先怀疑的,就是扶风马氏,天子在长安,就相当于在马氏的控制之下,马融是曹班的恩师,马氏完全可能通过这一层关系操控曹班。
但马氏现任家主马日磾当了长安的吏部尚书,如果曹班背后的是马氏,天子迁都后,马日磾何必屈居人下?
于是他排除了马氏,又开始怀疑,是曹氏在背后支撑曹班。
但这也很奇怪,曹家明明还有个曹操,曹操还是长子,这通天的权利之路,怎么就轮到曹班了?
不过想到曹操,郭嘉心里就有了主意。
“嘉惶恐,今日一见曹侯,方知袁氏子不知天高地厚,唐突了贵人,我回去就让使君责惩,那大雁曹侯若是不喜,就留给东厨,让将士们打牙祭!”
郭嘉为人处世讲究一个能屈能伸,卖起东家来不带片刻犹豫的。
“郭从事真是伶牙俐齿,一句轻描淡写的责惩就想揭过了,长安诸将枕戈待旦,又岂是两只大雁能打发的?”
秘书官阿荷早就憋不住了,找到机会马上就怼回去,看郭嘉的眼神就像看那两只大雁,简直想将他的毛也扒光了丢河里让他游回洛阳去。
郭嘉是不会因为被驳斥而生气的,哪怕对方辱骂他,只要不伤他的皮肉,那就不是问题。
既然上首的女郎就是如今的长安之主,那求娶的计谋肯定是失败的了,软的不成,那就换点硬的试试。
他从袖子里取出一份文书,双手举过头顶,向上首拜服道:“为袁氏子求娶是为私,此为公,嘉恳请曹侯一阅。”
“你!”
阿荷还想说什么,余光扫到曹班,见她看着文书没说话,只能憋了回去,走上前,接过郭嘉的文书,检查过后,呈给了曹班。
文书上的字迹曹班认得,正是出自袁绍之手。
...
...
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她,叱咤丧尸界的女霸王。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他,人类最顶尖的丧尸猎手。ampampa...
...
...
李恪一朝穿越大唐,成为了三皇子吴王。因未能熟悉走势,懵逼的他未能如时参加李世民生辰宴完蛋,这下麻烦了!好在有天道系统加持,李恪带着系统的奖励屁颠屁颠登场。李恪父皇,赶紧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