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70180(第20页)

曹班因为急食,和他们聊到一半,跑去院子里吐了,医师正在外间给她看诊。

贾诩作为马日磾的上司,没有管好自己的手下,符柯看见他的脸,就感觉拳头发痒。

“哦?尚书令大人怎么还向着他们?那依您的意思,主公现在就应该去把延福宫的那位处理了?”

贾诩不动声色往后退了一步,曹班一回书房,就听见他语出惊人:“我的意思是,应该马上处理冀州那位。”

“我说奏书里面没有你的,还和姐姐说你不急,姐姐不信,看来姐姐说得没错,原来你才是最急的。”

曹班淡笑着回到书案前,点着那份展开的劝进文书道,“看下来,这份文采最好,可以送去文史馆留档。”

符柯挑眉,看向贾诩,意思是,你可以开始狡辩了。

贾诩面不改色道:“我不上书,是因为我知道曹侯不需要劝,我着急,是因为其他人不知道这点,尤其是不知道,您和段君的关系。”

“眼下,您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三辅、司州、凉、并、交、还有半壁兖州及幽州,但其他人恐怕不这么看。”

曹班将军权交给了段宁,群臣劝进,是从龙,也是试探。

人心难*齐,曹班郁卒也是因为这点,而贾诩给出了他的诊断方案。

“依臣之见,需要由段君,为长安带回一场胜利。”

在拿下洛阳之后,曹班的势力版图已经是庞然大物,再无法掩饰扩张的意图了,既然如此,何不一鼓作气,统一北方?

“他说得也有道理,还有什么,是比胜利更能凝聚人心的呢?”

第二天,段宁通过玉佩,得知了正旦日的事情。

“我总觉得,他还是不相信我。”

符柯从军部调到御史台,曹班提拔了情报部出身的粟飞,而不是让凉州田庄出身的武宽接替符柯暂领军部,曹班怀疑,贾诩对这个调令有意见。

曹班把她的想法告诉了姐姐,段宁道:“不用怀疑,你的直觉一向准,这小子应该就是有意见,还专门点我名字,这是生怕我们俩和袁氏兄弟一样撕弟吗?”

曹班咂摸了一下,后知后觉,人从榻上跳了起来。

“他不会暗恋你吧?”

玉佩那边传来喷水的声音。

“你从哪得出的结论?”

随即段宁又反问道:“不对,你这么惊讶做什么,喜欢我的人海了去了,多他一个多正常。”

曹班有种突然得知同事是夫妻的惊悚感:“你,你,你还知道?”

段宁大方点头,可惜曹班看不到:“知道啊,我又不瞎,但我没那个意思,也没给他希望,都是成年人,怀揣一点浪漫感情挺好的,又不影响工作,他不是一直控制得挺好吗?”

曹班讷讷点头,可惜段宁也看不到:“你,要是对谁有那个意思,一定要告诉我。”

“嗻——”

段宁笑道,“司隶校尉侯爵大人。”

虽然马日磾被尚书台以越级上报的由头,罚了两个月俸禄,但很快,一份由军部转送尚书台审定的人事调动方案,让马日磾等一众劝进者安下了心。

军部拟定,由马腾任青州刺史、游树任徐州刺史,段宁为兖州刺史,后升州牧。

在马日磾看来,这份文书一旦公告天下,基本就等同于开战宣言了。

曹班的势力版图,目前只有青州北海国以西的部分,段宁的军队正在那里,拿下北海国只是时间问题,方案中,段宁会凭借在青州的战功升任州牧也印证了这一点,但徐州有黄巾之乱时朝廷任命的刺史陶谦,游树要想坐实这个刺史位置,只能自己去打。

兖州东郡的曹操是曹班的兄长,他斩杀了前任刺史刘岱,与曹班的泰山郡仅仅隔了一个东平国,这本应该是好消息,可惜乱世没有兄弟情,曹操舍亲求邻,与袁绍交好,而袁绍又是曹班统一北方最大的敌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二曹恐怕和二袁一样,难逃一战。

事实上,这份文书确实等同于战书了,但尚书台以最高级别的涉密文件来办理,还附加了作战方案——人事任免通常不会如此啰嗦,这就导致文书从军部到吏部,征求意见,调整内容,再次征求意见,前后没个半年是发不出去的。

这是曹班无奈之下,安抚人心的缓兵之计,战争不是几个大臣上下嘴皮一碰,激得上位者热血沸腾,说打就能打的。

且不说刚刚击败孙坚,收回洛阳,需要时间休整,二京之争时期,袁绍没有给王允一兵一卒,反而还在王允死后,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当初,王允立幽州牧刘虞的儿子刘和为帝,刘虞就派了一队兵马,给儿子称帝撑场面。

结果刘和死了,刘虞的兵马在河内郡被袁术的人抢走,成为袁术南逃的最大助力,这事和洛阳易主前后脚发生,袁绍便顺势将事情栽赃到曹班头上,说是曹班助袁术劫了人。

儿子没了,兵马没了,还都是因为那个曹君实,这下刘虞便彻底倒向了袁绍。

而曹班想出兵打袁绍,统一北方,就必须保障南边的汉中和西边的羌胡不作妖,还要确保势力范围内民生不乱,她不可能像某些军队以人肉充军粮,粮食供应也是一个大问题。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