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八十七章 登基第七十九天(第2页)

这不纯粹多此一举嘛。

后来了解更多,才大略清楚了武学的流程:简单来说,太祖一开始设立,是想培养勋贵和寒门,牢牢把控住军权,但后续的帝王少有胆魄,使其逐渐成为国子监下属,并落寞至今。

明慕先打出了武学的招牌,燕都内的勋贵为了附和,都将自家的子弟送来——毕竟稍稍有向上之心的勋贵,都不会一代困守一代,不论祖上多么荣耀,如果后辈不思进取,很快就会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颓废起来可是很快的。

只是勋贵们和军权绑定,文官对其严防死守,轮到先帝,更是……一言难尽。

如今好不容易出现了向上的机会,怎能不好好把握?

在第一批学生到了之后,第二批也紧随其后。

这群人是先前明慕在北疆战场上看重的新人,他们大多有一个特点,就是年轻,对战场的经验不足,却很有天分,郑冲就归属此类。

往后,明慕打算重启武举,从各地寻找有天资的军官预备役。

授课老师的构成也很复杂,有经验的将领——这不必说;军营的各个官员,乃至最底层的小兵,都不遗余力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盛朝的下一代,尽全力勾勒出一个真实的战场。

而在个人体质的训练方面,明慕则是照搬了前世军队的那一套,从指挥到单兵,为武学的官兵进行精确分类,势必找到最合适的那一条。

值得一提的是,从武学毕业的都会自动分配到不同的军队,并有一定的军衔——而武学,只有军户能不通过考核,直接举荐。

这项规定在现在而言似乎没什么作用。

但是,随着武学的发展,最终成为了全盛朝乃至全世界的军事圣地,培养出多个赫赫有名的将军,当国内乃至国外的人只能在千军万马中杀出血路,进而成为为数不多进入武学的幸运儿时——

军户们可以直接走举荐,进而进入武学。

以至于,曾经被排斥的军户们地位拔高,成为人人追捧的对象。

这些都是后话。

明慕第一次带着恋人来武学,存了一些介绍的心思,将自己决定更改的几处简单说了一下,道:“不过我也不大懂,只是提出建议,不知道他们改成了什么样子。”

任君澜是武学出身,感触比明慕更大一些,此时不禁侧目。

他忽然对小囝曾经的“过往”

有些好奇。

从小囝的性格来看,他过去生活的地方应该很和平、稳定,人人安居乐业,拥有比盛朝合理的多的制度,所以他不遗余力想要还原曾经的那个地方

……并且非常的“先进”

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他姑且使用了小囝曾说过的话。

两人同在宣政宫处理政事时,经常能听到小囝的嘟嘟囔囔,说些听不懂的怪话,比如“生产力”

、“物流”

、“运输”

一类的词。

并且,一系列的操作也说明,明慕不是用目前的眼光来看整个盛朝。

也不像几十年。

任君澜推测过,怀疑是一百年甚至更久。

他想过要不要直接问小囝,但后来改变了想法,选择了另一种问法——

“小囝在以前,是读过许多书吗,和如今的太傅一般?”

明慕摇了摇头:“不是哦。”

硬要说,只是个普普通通的理科生,赶上时代红利进了大厂,从此996的打工人一枚。

和太傅这种教育局副局长(?)相比,差距还是挺大的。

热门小说推荐
人在死牢马甲成圣

人在死牢马甲成圣

大乾王朝尊安三十二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本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古代平行时空。郑修寻仙无果只能甘当平凡努力经商做一位朴实无华的首富。某日郑修锒铛入狱却让世界的画风从此拐了一个大大的急转弯。(本书别名我真不是狱霸我成首富了金手指才来)已有完本400万字大精品无限流作品无限神座人品坚挺放心收藏。...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