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零八章 登基第一百天(第4页)

解释的内容包含《说文解字》、《易经》、《道德经》等,内容足够通俗,几乎占据了例纸的一半。

内容说,这是他们讨论出来,最符合学子的一种。

他们的调查对象主要是燕都各个私学、公学以及国子监的学子,文化学识在启蒙至秀才。

考中秀才之后,字典里面的内容就不再符合他们的需求了。

各处考虑得都很周到,明慕挑不出什么不好来。

只是字典制作完成后,成本一定很高——就算使用的是最普通简单的黄纸。

现在的百姓或许没有购买整本的实力。

他提笔在备忘录上写了一点意见,可以将字典拆分来卖。

比如某些部首分在一起,读书人可以每人买一份,互相交换着看。

若是家中富有的……可以出精装版、经典版、周年纪念版,等等,这好像不太符合字典的定义。

等他以后多写几个戏本子,再弄这些吧。

皇家有专门的书局,以往多是为皇家供给书籍,一开始很封闭,若是有臣子想要将自己写的内容呈现给陛下看,诸如小诗、散文、歌颂功德的文章,或者根据当今圣上喜好专门编写的书册,或者道观寺庙的佛经典籍,又或者地方呈上来的文书,会在这里装订,然后送去文渊阁收藏。

这些书很多,明慕有事去文渊阁,短短一年时间,就多了几千本新书。

得知内情之后,他不由得咋舌。

皇帝的物质条件虽然不如现代,但精神享受可谓是到达了顶峰——谁家专门开个出版社,专门为一个人服务啊。

假若某本书皇帝很喜欢,书局可以在陛下的授意下加印,强行推广到全国。

这不就是强行摁着别人的头吃安利?我喜欢的,你们也得喜欢!

明慕在知道之后,暂时停歇了往宫内输送新书的举动,转而向外输出。

好比先前的《白毛女》原本。

用的纸质只是普通,在封皮按了皇家书局的印,价格也没定多高,顶多覆盖成本和运输费用,每年卖得还不错,不仅是普通百姓,就连不少达官贵人都喜欢。

字典也打算用同样的方法推广。

亏本也没关系,一应费用都是内库出钱,而内库钱多得用不完。

白银如同流水一样从东瀛送来。

那地方还没统一,是几个将军堆在一齐,各个瓜分地盘。

最开始,得知盛朝居高临下的命令,不少人都打算反抗。

银矿他们自己都不是很清楚,远在另一边的盛朝却了解得这么透彻?

只是反抗过,很快就被镇压了,他们的实力在盛朝面前简直不够看,堪称碾死一只蚂蚁。

后来,组织了当地的人手开采银矿,每个月会给一些铜钱或者面额最小的纸币作为报酬。

盛朝的钱在本地是通用的,因为质量好,购买力比本地的货币还强,不少人居然主动要求要来挖矿。

白银多了会扰乱市场,但这种天然的金属矿产量也无法用人力调控。

所以明慕用一代和二代的棉花弄出了初步的纸币。

造假是不可避免的事,他所能做的,就是提升造假成本,拉开真品和□□之间的距离。

这些棉花存放得很好,产量也足够,暂时应付是没什么问题的。

前朝时有交子,百姓对此接受良好,有些人家里还有前朝的钱币呢。

只是那些钱币只能在内部流通,外面是不认这些钱的。

而如今,因为盛朝强大的实力,周围的小国乃至西洋的商人,都不得不开始使用这种钱币。

在部分地区,盛朝的钱币已经成为了他们主要的货币。

明慕不太了解经济系统,但市场上出现大量白银,一定会出现不小的问题。

总而言之,内库不缺钱。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