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十一章 登基第四十三天深水加更(第2页)

更多的普通百姓知道此次的事后,都默默地在店门口挂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凡西宁府者,皆可在本店享受免费饭茶。

大部分人一辈子都不会离开居住的地方,西宁府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遥远的符号。

可经历种种后,他们忽而理解了公告上那句“同胞”

的概念。

——即使永远都不会有见面的机会,但你遇到危难,我一定会伸出援手。

农人拿出了容易储存的特产;商贩们拿出与西宁府截然不同的花卉;读书人画了金陵的风光,写了描述风景的诗句……

而这些蕴满了心意之物,连夜送往了官府,希望官员们能够送去西宁府。

“东西不多,比不上太平苗珍贵。”

外面堆满了几辆板车。

头一回见到此事,自诩见多识广的官员们也有些哑然,道:“……这、这未有先例。”

“没有先例又如何?咱们不就开了先河?”

经榕眼睛发光,刷刷地记录在奏疏上,还有空安抚身边的同僚,“这提上去,不也是大功一件?”

“难道你忘了,明年的吏部大计?”

每隔三年,外地官员都要接受吏部的考察,如果治下出现了汛灾、疫情等,评价肯定会拉低一截,影响下一年的去向。

但陛下通情达理,此次疫情是人为,目前首恶已经押送去燕都,数罪并罚,只图问斩,而以往在娘娘、汪家的庇护之下,兴风作浪的姻亲、旁支等,尽皆收押、判罪。

以往盘踞在金陵的豪强被连根拔起,甚至引发了周围的震动,江浙一带的豪强纷纷收敛手脚。

他们没有一个在宫里做娘娘的家人,就算平常欺压百姓,也不敢太过分。

此时怕被翻旧账,纷纷将那些田地归还给原主,自己缩着脖子,不敢动弹。

经榕大致讲了一遍:“依我之见,这也算是你们的功绩,陛下若是知道了,说不定还要高兴。”

那官员点了点头,叫人把东西先登记,再着人送往燕都,从陛下眼皮子底下过一遍,便即可送去西宁府。

携带了太平苗的医者们暂时不打算回去,而是留下苗种,并携带剩下的苗种,往下一个地方出发,势必要扩展至全国。

金陵从先前的不安中缓过劲,重新恢复了往日的繁华,相较于之前,更多了一股向上的、生机勃勃的劲。

一个背着草篓、农民模样的中年人,从以往畏惧的官府中走出,路过洒满阳光的大道,慢慢地,来到自己隐藏在阴影之下的家。

附近的居民,都是金陵最底层的百姓,要么是身有残疾,无法出去做工;要么是年纪尚幼,无法撑起一家,只能蜗居在这一堆矮小屋子中,借以生存。

那人目不转睛地走进其中的某一间屋子,少年时期的回忆如同流水一般逝去。

他曾经家有良田百亩,家人数十口,母亲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甚至田中产出了一种多穗的稻谷。

传下来的种田经验中写了,如果将普通稻谷与多穗稻谷进行结合,第二年大部分依旧是多穗稻谷,两年下来,家里的粮食会大丰收,日子便能更上一层。

他们那时以为是绝无仅有的幸运,可现在来看,应该是天塌一般的灾祸。

正是因为那稻谷,他们的田地被打上了“吉祥”

的标签,不少豪强想要购买。

直到这时,还算是好的。

但汪家来了,他们跋扈惯了,就算出钱,也是一个远远低于平均的价格,几乎只是零头。

他们当然不愿卖。

可事到临头,已经容不得他们不卖了。

那点钱拿到手,还没捂热,便在某个晚上被人入室盗窃,直接抢了,家中有人因保护财物丧命。

报官许久也没有用处。

热门小说推荐
帝临人间

帝临人间

八千年,像是一场虚幻,我一直等待着归来的那一天,八千年了,我终于回来了,我归来时,城若阻我,我便拆了那城,神若拦我,我便杀了那神,曾经,我没有能力保护身边...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