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九十章 登基第八十二天(第6页)

以及跟在身边出谋划策的“军师”

“都说倭寇狡诈,诚不欺我,原先以为,对方好歹和自己的手下共进退,没想到倒是自己先溜了。”

副将摇了摇头。

这些普通倭寇的价值,自然没有倭寇头领的价值高。

——

比沿海战报更早一步传过来的,是小女孩塞入举报箱中的那封信。

信封上的字迹稚嫩,用得是乡下最普遍的黄纸,实在不登大雅之堂。

金陵的通政司在收到这封信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打回去。

可转念一想,谁说稚子不懂事?且看燕都的郡主殿下,年纪轻轻,行事却颇有章法,又有陛下在背后撑腰,谁都不能看轻了她!

再说,那位在北疆立了莫大功劳的郑冲郑千户,也是年纪轻轻,过了年才十七岁,却一跃从农人变成千户。

可见英雄出少年。

只有通政司才有资格拆开信件,查看里面的内容,并根据内容所属的不同,分到不同的部门中。

一开始是全部送去燕都,可这样耗时耗力,浪费成本,陛下觉着麻烦,正好金陵也有一模一样的六部,便根据距离划分。

若不知如何处理的,再送去燕都,让陛下定夺。

南方文风兴盛,百姓安居乐业,又有前朝打下来的底子,本地官员一向自豪治下的安居乐业。

可这种自豪,被一封轻飘飘的黄纸打碎了。

里面用简单的语言写了一家老幼的遭遇,能立刻联想到前些日子在各地流传的戏曲《白毛女》,陛下仿佛天神降身……啊不是,深谋远虑,居然真遇见了类似的事情。

土地之事归属于户部,于是通政司将其送往户部,金陵的户部尚书见了,立刻大怒,就要去让那地主将老幼的土地归还。

“先等等,大人。”

左侍郎及时制止了对方的行动。

在户部这样要紧的部门,再加上金陵户部是多年以来,一直兢兢业业干活的地方,此地的人大多谨慎:“大人是想要一家安宁,还是一地安宁,还是整个盛朝安宁呢?”

“这三者又有什么区别?”

“若大人只想一家安宁,便出些银子,给她们还了债务;若想要一地安宁,便了解各地老幼的田亩情况,一一补偿。

若想要盛朝安宁,咱们便……”

左侍郎话语未尽,指了指天上,低声道:“……便送去燕都。”

稚子语言朴实,不懂修辞,偏偏是这样,才更显得打动人心。

户部尚书看了看黄纸,由于用的墨水不好,字迹已经开始模糊了,点了点头,将信放回原来的信封,又叫人拿来南方各地的黄册,和几位同僚核对数据,最后写了一封奏疏。

正值寒冬,只能走一半水路,一半陆路,到明慕手上,已经是元月七日了。

“这个时候送上来的奏疏,一定是要紧事。”

明慕在接到消息后,放下了手中捏得扁圆的面团,洗了洗手,再擦了一下脸,对皇后和郡主道,“我去去就回。”

掌握了面团,后面的切肉、砍菜、调料等几乎毫不费力,再加上每次明慕都会夸赞任君澜饺子包得好看又好吃,一下子点燃了对方包饺子的激情,恨不得天天做给他吃。

明慕一想,干脆拽明璇过来了,当做实践课程。

两人都应了。

只是等明慕的身影不见后,两人对视一眼,又飞快地撇开,迥异的脸上露出如出一辙的情绪——

切。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