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十七章 登基第二十九天加量pro版(第1页)

“最好的方法还是推广基础科学,奈何没有教材和教师啊……”

小皇帝嘀嘀咕咕。

既然已经回宫,便在文华殿用午膳,顺便处理接下来的政事。

临近谷雨,请安折子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小皇帝的贺礼也跟着来到燕都,不过对于狠狠大出血的内库,算是杯水车薪。

“看看临西王府的礼单!”

处理完不多的政务,明慕立刻开始看自己的生日礼物。

拿到长长的礼单,他凝神细看,前面都是王府的送礼,中规中矩,最后才是世子的礼物。

“北疆物料一份……这是什么?”

奇奇怪怪的名字。

明慕让阚英拿来这份贺礼,本以为会是北疆自然风貌一类,没想到居然是一只巨大的楠木箱子。

箱子打开后,摆在正中间的是一封信,以及堆得整整齐齐的文书。

信封上字迹娟秀,只写了陛下亲启。

明慕慢慢拆开信件,他有预感,这封信或许是长姐给他的。

之前他一直没想明白,为什么长姐会让明璇来燕都,甚至默许让她加入夺嫡。

又仿佛对那孩子的生活一无所觉,甚至任由那孩子被人欺负。

信里详细写了任君澜和她的交易,用西宁府的新商路以及大半资源,换取一个孩子以及这些“北疆物料”

“物料”

里是明曦长姐在北疆的多年经营,和朝廷文书里面冰冷的文字不同,这些私人文书里,详细写了底层兵士的特征,以及手上商路的资源。

简单来说,有了这些“物料”

,任君澜可以在北疆借由长公主的名头起义。

自古以来就有皇权不下县的谚语,这是因为古代生产力低下,导致皇帝无法了解县以下的具体情况,也无法有效地控制。

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开国皇帝用了“黄册”

这一方式,每十年一次修订,务必了解所有百姓的变动,包括人口、田地等,进而制定各项政策。

与之伴随的,就是严格的户籍,将百姓在居所固定,不允许随意流动,以确保黄册的稳定推行。

如果遇上强有力的君主,这种方式确实有效。

但多年下来,黄册弊端逐渐显现,百姓已经想出了许多方法对抗黄册,瞒报田地、嫁接人口,减少税收。

就算是明慕,一时间也没有好的方法去解决。

但这份“物料”

,则是将北疆军户的情况毫无隐瞒地展现在明慕面前了。

“澜哥真是……”

明慕呆呆地捧着信,心绪难明。

任君澜对他毫无保留,不仅舍弃了自己的身份,来到燕都,自愿下半辈子都困在宫城;如今又付出这样大的代价,叫他能更好地掌控北疆;还特意带来明璇,不让他被朝堂桎梏,不得不立明琮为储君。

甚至一路上都没有打开箱子看一眼,不然,不会叫这封写了真相的信送到他手上。

明慕甚至有些惶恐:他何德何能……配得上这样深重的情谊?

之前是以为,长姐不愿意明璇在南诏受苦,才送了过来,却不知道……

对建立亲密关系的抗拒再一次悄悄冒了出来。

假如他现在后悔,还能让澜哥回归他本该的生活……

“将这些都收起来。”

明慕将信放回信封,在一起放在楠木箱子里:“如何用这些,还需深想。”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