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词句倒是熟悉,只是用在这不免陌生,可细细想来,似乎、似乎有点意思?
“所以,你是打算同样的事再演一遍?”
许蕴和疑惑道,“若是起了反效果,你又如何?”
“如今金陵一带已大范围种太平苗;水泥等物已经逐渐运去,修筑堤坝;更有免税一事……陛下的威望已经初显了。”
卜祯幼时家境贫寒,现在虽身处高位,但对民心的把握极为精确。
“可是叫这事显露出去,不正损伤了陛下的威望?”
卜祯摇头:“陛下如今登基几年?”
另两人对视一眼。
几年?只有五月!
不满半年!
“你们都清楚,陛下登基与会试只是前后脚,出现问题与当时尚不亲政的陛下有何关系?”
卜祯捋了捋胡须,露出胜券在握的神情,“难道百姓会不知道?”
“既然知道,自然便会辩驳;既然辩驳,自然相信自己辩驳出的道理!”
要是叫明慕听到这番言论,估计真以为自己捡到鬼了——这什么新闻学传媒圣体?!
只是他现在不在这,听不到卜祯的高谈阔论:“江南识字者众,往日见到朝廷邸报,都不会轻易相信,若是见到离谱的公文,一定会谈论此事,进而辩驳出‘真相’。
如今金陵六部不再装死,有些能为,若舆论有失控之势,也能及时引导。”
看看,连控制舆论都学会了。
两人将信将疑:“这方法会有用?”
卜祯点了点头:“陛下之前的做法精妙,我只取一段,化而用之。”
听起来……的确有一两分的道理……
但是……
“……风险太大。”
两人最终摇了摇头。
他们始终以求稳为上,不愿意冒这样大的风险。
卜祯退而求其次:“这也无妨,倒是有另一道方法。”
“先放出些似有似无的传闻,再贴出公文澄清罢。
只一点,如陛下所说,公文下笔一定要……精确、不带有个人感情因素。”
卜祯学出明慕的话,想了想:“陛下果然有道理。”
若是通篇“情绪色彩”
严重,若是他,或许只会欣赏文采,而不是确信内容了。
“只先报给陛下罢。”
硬要说,赵忆远和许蕴和两人,自然是想稳妥求上,不愿冒险。
卜祯只是有些可惜,摸了摸胡须,顺便将自己的设想也一并交上去,只不过并不期望批下。
等陛下阅过回来,前面二人的计划没有明示,却在最后卜祯的设想上写了一句:“可行”
。
卜祯一笑:“陛下果真是少年心性,喜欢剑走偏锋。”
他立刻给金陵同僚以及曾经的学生们写信。
...
...
...
八千年,像是一场虚幻,我一直等待着归来的那一天,八千年了,我终于回来了,我归来时,城若阻我,我便拆了那城,神若拦我,我便杀了那神,曾经,我没有能力保护身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