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七十二章 登基第六十四天(第1页)

这种感受,没有亲身体会过,真的很难用言语表达。

老东头以为弄什么商证已经是极限了,专门让手下人弄了一批假证,结果假证全被抓了。

这也不好说什么,毕竟是官府的正常执法,以为他们是假证的受害者,还特地问了从哪弄来的假证,想要把制作者全都逮捕。

这群人没敢说是顶头老大弄的,老老实实交钱□□。

他不知道,大头的粮食产业遭到了重大打击,几乎一蹶不振,倒卖盐的生意也不大顺利,利润被压缩到极致。

官府开的粮店价格稳稳地在那里杵着,要是他们想贸然提升价格,百姓就会调换店铺购买——甚至于他们而言,官府的店铺更值得信任。

以至于,今年报上来的账是最好看的,但赚到的钱却是最少的。

以至于底下的大多数商人心浮气躁。

可真要说朝廷是为了针对他们,才想出了这个方法,又不尽然,人家是针对所有商人。

朝廷乃至陛下的态度已经明确摆出来了:所有商人都得老老实实的,才有钱赚。

若他们想要反抗,诸如置.办.假.证,被一眼认出;偷运粮食,入城时被扣下……

每一次违反规定,都有官差在商证上按下一个红印,若是红印过多,则有衙役以“扰乱市场”

为名,把他们全抓走,似乎被流放去了矿场,家产充公。

大家只是想做生意,又不是想造反!

多来几次,大部分人都老实了,不敢再闹出幺蛾子。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商人犹如浮萍,如果背后没有靠山支撑,很容易一蹶不振。

有些小商人倒是看清局势,现在能赚大钱的全都写在了律法之上,老老实实地守着自己的小生意得了。

若是不作妖,朝廷也会格外宽容,不看徽州那一片的茶商们,被朝廷统合,弄了专门的茶厂?

不仅扩大了茶园的规模,弄了什么“流水线”

生产,一下子产量就高了不少,还对外招人,当地的百姓也能喝口汤。

更是听说,那些茶叶要送去西洋人那边,进贡给他们的女王。

反观晋商,他们以“团结、倒卖”

发家,后面一条路被堵了大半,只剩前面。

但仅剩的利润要让这么多人瓜分,怎么可能还能保持团结?

老东头对外面的局势一无所知,只对官府人员道:“既然这批人有问题,诸位大人便先将他们带回去。”

他不欲在这种事上纠缠,转而吩咐方沐雨:“先前的人呢?若是还没走的,先叫回来凑合着。”

正欲出门离开的官差听到他的话,又停下了脚步:“如今不许人口买卖,凡新家中重新聘请或者新来的下人,均要签订契书。”

这又是哪门子的规定?

老东头简直有点不耐烦了:“几个人罢了,不值当几位大人如此……”

“大人,这些人都是哑奴。”

另一个小吏发现这点,赶忙告诉领头的兵役。

那人点点头,抽出佩刀:“请你和我们走一趟。”

老东头:“???”

怎么又变成这样了?

“各位大人,小人犯了什么罪?”

几番下来,消磨掉他为数不多的耐心,从年轻时,老东头一直说一不二,庞大的晋商在他手上发扬光大,从山西之地来到了江南,在豪强林立的江南狠狠割出了一块肉,甚至朝廷,他也不惧。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