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他将太尉张温招了回来,问及讨伐凉州叛乱的战争,还要持续多久、需要什么谋略能讨平等等。
张温当时就头大无比。
说实话,他这位讨伐大军的最高统帅,对何时能平定凉州叛乱一点把握都没有。
不是他无能,而是这种问题,谁都回答不了!
凉州叛乱,又不是战争能解决的!
只要朝廷继续保持着对羌人部落的苛捐杂税,羌人的叛乱就永不停息。
但是呢,这种话他要说出来了,就等于指着天子的鼻子骂了。
他思来想去,便用了些许模棱两可的官腔先应付着,还将军中的趣事给说了,也成功的转移了天子的注意力。
他说的就是华雄!
不仅是把百骑救夏育、一鸣镝让羌人敬畏为“天眷之子”
说了,还把华雄是良家子的老底和只身寻凶、射杀叛军首领宋扬的旧事说了。
让天子刘宏听得心旷神怡,拍案叫好。
国难思良将。
天子刘宏现在就想要一位类似于段熲的良将,直接将西凉叛乱给推平了,让他少糟点心,让他私房钱能有点结余。
听到华雄竟然是夏育的弟子,征战本事可以上溯到段熲时,怎么能不眼前一亮呢!
尤其是,天子刘宏自幼也很穷,皇位是桓帝无子才让他捡到的。
所以呢,他看在华雄出身清寒,竟然有如此忠义,先杀贼寇为父母报仇,又不惜性命百骑就去夏育,心中大赞不已。
恰好,此时正是傅變得罪了中常侍赵忠,被赵忠在天子面前上眼药,说建议将傅變调去汉阳郡当太守。
能说出“张常侍(张让)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
话语的天子刘宏,怎么能拒绝“阿母”
的话语呢?
他允了以后,又想起了华雄。
干脆就本着为傅燮加个助力,和为国储材、培养位良将的心思,大手一挥,就下诏令让华雄当个试用的西县县令。
朝中百官,对此是谏言了。
区区一个西凉兵革,未及弱冠的竖子,怎么能担任县令呢?
这不是儿戏吗?
再说了,衮衮诸公的子侄,白身的多了去了!
从雒阳排队到长安,都也轮不到一个边陲鄙夫啊!
不过呢,在行事乖张的天子刘宏眼里,朝中百官的谏言,还没有半个五铢钱重要。
大手一挥,就让诏令发出去了。
也对!
他对朝中百官一直都保持蔑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