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司联合,效率确实是前所未有。
金吾卫动作快得像天上盘旋的鹰隼,得了令便扑下去,爪子牢牢扣住目标。
所有涉案人员,连同他们的宅邸,几乎是同一时间被控制起来。
去抄杨国忠、李辅国这些人家里的时候,场面才叫惊人。
开门进去,金银晃眼,珠宝成堆,绫罗绸缎码得像小山,还有那些字画古玩,随意堆在角落。
饶是查抄官员,此刻也只觉眼前金光乱晃,心头怦怦直跳。
“我的天爷……”
有人忍不住低声嘟囔,“这得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
消息传出去,长安百姓更是群情激愤,骂声震天。
边关将士还在流血,京城里这些蛀虫却过着这般日子!
审讯起初并非全无波折,堂上官员虽心知大势已去,仍有几分侥幸。
然而铁证如山摆在面前,加之陛下此次绝不姑息的决心早已传遍内外,那点挣扎很快便化为绝望。
李辅国最先崩溃,初时尚图狡辩几句,可见主审官不为所动,刑具又寒光闪闪,终是心理防线彻底垮塌,不等大刑伺候,就像竹筒倒豆子一般,哭喊着全招了,还拼命把脏水往杨国忠身上泼:
“都是他!
都是杨相指使的!
下官只是奉命行事啊!”
有了第一个带头的,杨暄等人也是心惊胆战,见状纷纷效仿,一个赛一个地积极,争着抢着要“戴罪立功”
,把杨国忠多年来的勾当抖了个底朝天。
方羽看着审讯的卷宗,脸上没什么得意的表情。
他知道,砍倒了大树,地下的根系还得清理干净。
对杨国忠和李辅国的核心党羽,那些罪行累累、民愤极大的家伙,方羽的态度很明确:依法严办,绝不姑息。
罪行必须公之于众,明正典刑,也好叫后来者知道怕。
但对那些被卷进来,罪过不算太重,审讯时又老实交代、看着确实有悔过之意的小官,方羽的处理就灵活多了。
他专门写了奏疏给皇帝,建议区别对待。
“陛下,这些人中,不乏一时糊涂、随波逐流之辈。
若一概严惩,恐波及过甚,反致人心惶惶。”
奏疏里,他提议,罪行较轻且有悔意的,可以贬官外放,给个改过的机会;再轻一些的,罚俸禄、降官阶,留任观察,让他们在眼皮子底下干活赎罪。
这法子,有硬有软,既显了国法威严,又没把所有人都推到对立面,还顺带分化了残余势力。
张九龄听说了方羽的处置方案,捋着胡子,连连点头:“方大人此举,真是老道。
既有雷霆之威,亦存菩萨心肠,宽严相济,这才是为政治国的大手笔啊。”
方羽只是笑了笑:“张相过奖了。
在其位谋其政,不敢有负陛下和百姓的期望罢了。”
心里却想着,这算什么菩萨心肠,不过是为了稳住局面,少添乱子。
随着杨、李两大集团的彻底垮台,后续的清查整顿也紧锣密鼓地进行。
朝堂上空弥漫了许久的乌烟瘴气,总算是散了不少。
户部那边,查账查了几个月,也终于快到头了。
过程自然是头疼,账目乱得像麻线团,但结果喜人。
不仅追回了巨额的赃款赃物,让空了好一阵子的国库又充盈起来,更重要的是,趁此机会建立了一套更严密、更透明的财政管理和监督法子。
李恪一朝穿越大唐,成为了三皇子吴王。因未能熟悉走势,懵逼的他未能如时参加李世民生辰宴完蛋,这下麻烦了!好在有天道系统加持,李恪带着系统的奖励屁颠屁颠登场。李恪父皇,赶紧看...
...
考研上岸的许青,终于端上了梦寐以求的铁饭碗。只是,这个饭碗跟他想象的有点不一样,他穿越到一个刚刚亡故的捕快身上。更是被一个身材高挑,黛眉星瞳的俊俏女捕头看中,被对方挑过去当手下。许青原本是拒绝的。直到他看见女捕头随随便便掰断了一根石头做的灯柱女捕头我不喜欢勉强别人,你若不愿意跟着我便说出来。许青卑职愿意,这乃是卑职遵从内心的决定!无有半点勉强之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