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但转头看到小卖部货架上琳琅满目,各色杂货在柜上挨挨挤挤、满满当当,又觉满心熨帖,每日在铺子里扫洒,都忍不住要哼歌儿。
晨光在积云里露出了一丝,姚如意赶忙将昨日已提前卤上的茶叶蛋锅子搬出来,又从地窖里拿出昨日也提前调好的淀粉肠肉浆——这天气已能将肉浆冻硬了,姚如意先把肉浆搁在矮脚炉煨着化冻。
回身,又把姚爷爷帮写的促销上新用的木牌子摆出来。
这也是加了些钱,请周榉木去找了块三尺长的杉木板,用桐油细细刷了两遍,干透了便能拿墨笔写字了,而且墨迹用湿布一擦就掉,可以循环使用。
姚爷爷手抖,握笔写出来的字有些绵软,笔画也歪斜不正,姚如意觉着歪歪扭扭也可爱,但姚爷爷却极不满意,胳膊肘夹着木牌闷在屋子里,擦了写、写了擦,较劲了一整日,才算勉强得了一幅,这才准许姚如意摆在外头。
蒸上早食要吃的馍馍,回去把地扫了圈,货柜又擦了擦,再检视了一遍铺子里所有的货物,见一切妥当,姚如意才去把姚爷爷叫醒。
等他洗漱完,便将他和热馍馍一起推到门外,安置在窗下条凳、暖和的炉子边坐着吃。
前日姚如意忙着理货,姚爷爷则自发在院子里帮她戳捏煤饼,想起身时,被煤渣堆拌得险些摔跤。
老人家最经不得摔,她听见响动,吓得心都提到嗓子眼儿,后怕得紧。
之后除非姚爷爷在屋里歇觉,她都把他带在身边出摊。
等炉上肉浆也全化开了,姚如意正好开始热烤盘,今儿开业,她决定用能香飘老远的淀粉肠打头阵。
这时辰天光刚越过墙头,透过国子监门边的大榆树,投下大片明暗交错的静谧影子。
还没敲晨钟,夹巷里还算冷清,但开铺子的程家和孟家也陆续卸门板开门了。
姚如意也刚把第一盘淀粉肠烤上,那香味儿才散出来,但在程家对面门槛上背书背得抓耳挠腮的小石头就闻到了。
姚家开门了!
他立刻便把书一卷,夹在腋下便跑来了,还没跑到面前,兴奋的声音已经传过来了:“如意阿姊早!
开张大吉!
我要俩茶卤鸡子儿,回头我阿娘起来了,让我阿娘过来给你结账。”
姚如意抬眼一笑:“好嘞,你坐着等等吧,卤汤滚了我就给你捞。
我今儿还有炙肉肠呢,才两根十文,要不要也来俩尝尝?”
“要要要!”
小石头刚到跟前就看见那模样奇怪的矮陶炉子了,被香了一跟头,正想问这是什么,如意阿姊便主动说了,他立刻脆脆应下,乖乖坐到姚爷爷旁边的空板凳上等着。
一边等还一边好奇地四下望。
姚家院门敞开着,有个木牌子斜靠在门框上,似乎又怕被风吹倒,还捡了两块石头压在木板底下。
小石头一眼就看到上面的字了,木板顶上用朱砂笔写着“冬至特惠”
,下面是“姜丝枣汤,一文一碗”
,边上还添画了个歪歪扭扭的茶壶;右边画了串糖葫芦,底下注着“小糖葫芦、蜜饯买二送一”
。
左边则画了个巨大的烤肠,也注着“炙肉肠上新特惠,一根六文,两根十文”
。
中间,浓郁的斗大墨字写着招牌“姚记杂货”
,末尾还画了朵小花。
咽了咽唾沫,踮着脚再往售卖商品的窗口上望,一望不得了,外壳琥珀般晶亮的糖葫芦插在麦秸杆编成的圆球杆上,外头街市上卖的糖葫芦只裹山楂,如意阿姊卖的竟还切了林檎、鹅梨、榅桲与山楂间杂成串,一串只有两颗山楂夹旁的两样鲜果,短短的竹签子串着特别玲珑可爱。
旁边还竖着签子:“小糖葫芦,一文一串”
。
还便宜呢!
小石头看着就馋了。
糖葫芦旁边整齐摆了一排的糖罐,圆滚滚的大肚陶罐虽不能看到里头是什么糖,但每个罐子上都贴了菱形的红笺,上面写着各色糖的名字:“梅子糖”
“香糖果子”
“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