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章(第2页)

《汉书》记载了刘贺收到诏书的这一夜:夜漏未尽一刻,以火发书。

其日中,贺发,哺时至定陶,行百三十五里,侍从者马死相望于道。

一些感觉荒谬的事,如果拿到历史上去比,就不觉得荒谬了。

子母虎玉剑璏(阳篇)

——公元201年·建安六年——刘基刚开始听说“太史慈”

这个字的时候,只当他是个侦察兵头领。

毕竟那是父亲刘繇说的:“为父手下张英、樊能,在淮扬小有根基,眼下用之,只当是鹰犬而已。

太史子义和我们是同乡,确实英勇矫健,但毕竟出身微寒,不习学术,领别队侦骑可以,独当一面很难。

唉,要是为父手下能有一些像樊子昭、和洽那样的名士儒生,一定有不一样的景象。”

“可他们都说,儒生只能空谈,不会上阵杀敌啊。”

十一岁的刘基问。

“这就是为父要教你的东西。”

刘繇慈爱地笑着,把佩剑拿起来,横在面前,“今逢乱世,譬如刀剑满地,但无论是铜剑铁剑,是三尺五尺还是七尺剑,那都是搏杀之用,但见血光而已;但如果用圣王之道,大义教化,就像为父这把玉具剑一样,就不仅仅是兵器,而是王器,可以祭宗庙、献祖先、取长生——完全不一样了。”

那时候刘基已经知道父亲其实不爱治政、更恶刀兵,平生最享受的时光,就是跟许劭一起品评人物。

许劭名声巨大,曾主持“月旦评”

,给年轻时的曹司空评出一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据说当时曹操还很高兴,但地位越高,越觉得不是滋味,许劭不敢久留,才举家迁到了父亲这里。

父亲大喜过望,拉着刘基兄弟并郡内大小名士,连着大排筵席了十天半个月。

既然能把许劭那样的人给吸引过来,那父亲的相人本事,应该也是很厉害的吧。

十一岁的刘基,自然是这么想,也是这么相信着的。

可刘基少年习武,到校场上和什长、佰长、校尉聊天,却又听出个不一样的印象。

在军人口中,谁提起太史慈,都得竖起个大拇指:“那可是个英雄哇!”

甚至有人故意找他,说:“少主公啊,我们弟兄几个都觉得,州牧现在这样用子义兄,是不是有点太屈才了?我们见过这么多将领,能跟那凶神似的孙策相比的,也只有我们子义兄。

要不,少主公找个时间,跟州牧大人再说说?”

“可那时候我忙着读书习武,哪有心思去说?再者,说了父亲也不见得会听。”

刘基一边回忆,一边无奈地说。

——公元201年·建安六年——

刘基刚开始听说“太史慈”

这个字的时候,只当他是个侦察兵头领。

毕竟那是父亲刘繇说的:“为父手下张英、樊能,在淮扬小有根基,眼下用之,只当是鹰犬而已。

太史子义和我们是同乡,确实英勇矫健,但毕竟出身微寒,不习学术,领别队侦骑可以,独当一面很难。

唉,要是为父手下能有一些像樊子昭、和洽那样的名士儒生,一定有不一样的景象。”

“可他们都说,儒生只能空谈,不会上阵杀敌啊。”

十一岁的刘基问。

“这就是为父要教你的东西。”

刘繇慈爱地笑着,把佩剑拿起来,横在面前,“今逢乱世,譬如刀剑满地,但无论是铜剑铁剑,是三尺五尺还是七尺剑,那都是搏杀之用,但见血光而已;但如果用圣王之道,大义教化,就像为父这把玉具剑一样,就不仅仅是兵器,而是王器,可以祭宗庙、献祖先、取长生——完全不一样了。”

那时候刘基已经知道父亲其实不爱治政、更恶刀兵,平生最享受的时光,就是跟许劭一起品评人物。

许劭名声巨大,曾主持“月旦评”

热门小说推荐
逍遥小贵婿

逍遥小贵婿

本书又名被退婚后,我诗仙身份曝光了。李辰安穿越至宁国成了被赶出家门的弃子!这身世实在有些悲剧三岁启蒙至十一岁尚不能背下三字经,后学武三年依旧不得其门!文不成武不就遂放弃,再经商,三年又血本无归。他就是街坊们口中的傻子,偏偏还遇见了狗血的退婚。面对如此开局,李辰安淡然一笑吟诵了一首词,不料却进入了贵人的眼,于是遇见了一些奇特的人和事,就此走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路。若是问我的理想,我真的只是想开个小酒馆赚点银子逍遥的过这一辈子。若是问我而今的成就其实都是他们逼的。...

修仙暴徒

修仙暴徒

一个浩大的仙侠世界,光怪陆离,神秘无尽。热血似火山沸腾,激情若瀚海汹涌,欲望如深渊无止境登天路,一切敢挡在前面的人,...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