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4050(第2页)

“哦,有田给了您多少钱?”

宋老太顿了一下,提高音量道:“老大给了十两!

老二也得给十两!”

嘶,人群中传来一阵吸气声,马上就有人反驳:“不对吧,刘有田哪来的十两,他家既没卖石头屋顶,又没有卖木薯面,靠地里那点收成,手里最多三两银,怎么可能给宋氏十两!”

宋老太不高兴了:“许你们卖石头卖木薯赚钱,不许我儿子想其他生钱的法子么,笑话!”

她看着刘有山:“老二,你就说给不给吧?”

刘有山苦着脸:“娘,儿子瘸腿,苏氏眼不爽利,家里全靠往日打猎的兄弟们和村子里的乡亲们帮衬,几个孩子没日没夜的干活,才淘得一口吃的。

为什么用石头屋顶,还不是因为家里买不起青瓦,茅草顶没人帮着换,才想出来的法子。

为什么发现木薯面能吃,家里实在没粮食下锅,几个孩子到处寻弄吃的,发现木薯根白白胖胖,即便有毒,也管不了那么多,放在水里多洗了几次,因缘巧合才发现可以祛毒。

这些事几个孩子也没瞒着村子里,带着大家伙一起做屋顶,磨木薯面,大哥家也没瞒着,可是呢?

大哥宁愿在家睡觉,也不愿一起来做屋顶,大嫂宁愿在村子里乱窜道长短,也不愿意去开荒坎木薯,现在几个孩子拼死拼活卖木薯换了点钱,淘弄了点粮食,您就跑来闹腾,您说,您忍心么?”

儿子没用,瘸了腿全靠孩子们养着,就是这一百文,也是苏氏在太阳光下绣帕子换的钱,您要就接着,是儿子的孝心,不要就算了,当爹的靠几个孩子早出晚归养着,实在没脸要他们卖木薯的钱,您就当没养过我这个儿子!

这是要断绝母子关系!

宋老太几乎一口气没上来,曾经听话体贴的儿子竟然变成了这样,说出大逆不道的话来!

她刷的扭过头,用淬了毒的目光盯着苏氏,定然是这扫把星挑拨的。

苏氏:“!”

她没有,都是当家的主意。

刘青青了然,他们才进屋宋老太就找来,定然是村子有人去挑拨了。

这一场闹得起来,一切都是因为钱。

村里人觉得他家赚了大钱,眼红嫉妒心里不平衡,怂恿宋老太来闹事。

人性就是这样,只看得到贼吃肉,看不到到贼挨打。

他们只看得到他家赚钱买一车的东西,却看不见她和阿姊阿云天不亮就起床干活,她绞尽脑汁卖粽子,担着风险收木薯面。

刘青青当着所有人的面朗声道:“木薯面在常平县城卖价在四文到五文之间,运费差不多一文一公斤,凭着自愿的原则,三文收购大家伙木薯面,送到城里成本是四文,还有摊位费,住宿费,伙食费等,全在里头。

我们家和刘鑫叔为大家奔波这么些天,沐着晨曦,踏着星光把木薯送到城里卖,从里头抽出一点买点好的补补身子有错么?难道要我们倒贴钱帮大家卖木薯么。

一亩荒地可收400公斤木薯面,合计一两200钱,买荒地的钱已经赚了回来,还富余两百文,过个好节。

剩下一千多公斤木薯渣喂猪,年底收获一头大胖猪。”

“各位叔叔伯伯婶子,我知道大家觉得我们赚了你们的钱,你们心里憋着气,这样好了,我们也不收木薯面了,大家伙自己运到城里去卖,试试其中的艰辛,也知道我和刘鑫叔叔有没有赚你们的钱!”

她扫过围观人群中,几个脸上带着幸灾乐祸的,幽幽道:“人呐,要讲良心,不然夜里鬼敲门!”

赵刚婆娘张氏是她坚定的粉丝:“别介,还是收吧,我们都卖给你!

县城里人生地不熟的,我们去哪里卖哦!”

她恨恨扫过人群:“也不晓得哪个王八羔子,心黑得没边,胡乱编排在村子里传些什么,等我拿实了,我撕了她的嘴!”

刘青青苦笑:“别介,婶子,我们是真的不收木薯面了,出力不讨好!

你们自个拉去城里卖吧!”

她顿了顿道:“二来,我们家要种棉花,是高价从城里买来的种子育的苗,都是乡亲,愿意种的呢,来我家买苗,我匀一些给你们。

当然,因为我们也是第一次种,收成什么的,我们也不晓得。

所以大家伙自己看着办!”

围观的不少人悻悻的退走,也有犹豫讨论着种不种棉花的。

宋老太临被刘老头拉走,不忘捡起荷包和篮子了,一百文再小,也是肉呢。

闹腾了一场,总算清静了,刘长贵叫了几个后生抬着二老太爷回家,刘鑫留下来帮着收拾乱糟糟的院子,他悄咪咪摸到刘青青面前:“青青,我们这样骗乡亲们,是不是不太好?”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