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青华园和裴家之争,以裴家败落结束,青华园彻底在府城站稳了脚跟,一切进入正轨。
常平县的各种特产、橡胶园的橡胶产品,源源不断的流进青华园,通过大商小贩,卖到整个南平府,卖到全大赵。
在这样紧张有序的忙碌中,郭守云迎来了他科考的第一场。
第133章第133章分红
回来了,回来了!
大年二十九,苏氏带着水晶眼镜,和村子里的妇人们,在村口的路旁看了又看,终于看到熟悉的身影。
棉花黑炭颠颠跑在最前,后面滚着两个黄底黑斑的球,刘青青和郭守云坐在大妞二妞身上,最后便是长长的马车队。
看着鲜衣怒马,衣衫飞扬的少年男女,苏氏有一瞬间的陌生恍惚,这还是她的女儿么?才短短几月不见,她身上多了一种上位者的淡然,那是一切竟在掌握中的的自信,这样的气质,她幼时在阿爹身上感受过。
苏氏眼角盈着泪水,迟迟不敢出声。
两马贴地飞到她面前,刘青青流畅的翻身下马,跳到苏氏面前,扑到她身上:“阿娘,饿死了,有吃的么?”
苏氏眼角的泪水,顿时憋回去了。
面前这个还是她跳脱贪吃的二女儿,适才一定是她眼花了。
她手指头点了刘青青的脑门一下:“晚饭村子里准备着呢,就等你们回来!
先回去洗漱一下,吃碗米线垫垫底。”
清水沟村到府城的路行船一路畅通无阻,可惜,刘青青坐船会晕,这次回来便走的陆路。
出了府城城门后就是泥土路,大家伙吃了一肚子灰,确实该回去洗一洗。
等他们说完这几句话,马车才到面前停了下来,从车厢里跳下了许多青年男女,全是跟着去府城做工的村里人,每个人脸上洋溢着笑容,挎着大大的包袱皮恭敬的和刘青青告别。
等所有人下了马车,马车顿时空了一半,赵二贵领着人赶着马车送到刘家,偌大的院子顿时满满当当。
车厢里许多打包好的土仪,除了土仪,还有分红,必须她亲自去送。
回到家洗完尘,苏氏眼巴巴守在锅面前,看了几眼,手脚麻利的从锅里将肉块飞速的捞起。
吃坨坨肉啊。
苏氏解释:“知道你们今日回来,村长组织打了一头牛,两头猪,还有许多崽猪,晚上办长街宴。
这些是刘鑫早上送过来的,你们先垫垫底。”
刘青青唔了一声,坨坨肉顾名思义,是将猪肉牛肉羊肉砍成拳头大小的一块,俗称一坨肉,其中又以崽猪的坨坨肉味道最好。
选十五公斤以下喂豆糠豆饼长大的小猪,宰杀放血后洗干净,清水浇透全身,再用晒干的厥鸡草覆盖,然后点燃。
当雪白的猪皮微微泛黄,木棍去掉草灰,再用小刀刮洗干净。
将洗得白白净净的小猪砍成拳头大小的块,冷水下锅,武火炖熟。
炖煮的时候不添加任何调料,非常讲究火候,要求一熟便捞起,他们回来得恰是时候。
刘慧兰从柜子里捡出花椒面、盐巴、辣椒、木姜子、蒜末、茴香粉等,调配在一起,每人分了一小碟蘸料。
大家坐在桌子面前,直接下手抓着坨坨肉蘸着蘸料啃。
入口微烫,猪肉肥而不腻,口感细嫩带着鲜,因是用豆糠养大的小猪,肉质没有一点腥味,还隐了一点淡淡的草木香。
配合木姜子和茴香特有的辛,成了一种层次丰富的美味。
大家啃得嘴角流汁,特别过瘾。
棉花黑炭加上碰碰瓷瓷,已经在门口蹭了好几圈,刘青青笑了笑,每只分了两块。
还好今年赚了钱,不然狗子都养不起了。
啃完坨坨肉,刘青青已经半饱,奔波了一路,想弄点口味重的汤汤水水解解乏。
她看见廊下晾着的长毛的豆腐灵机一动。
因为要做卤豆腐,苏氏磨了豆浆做豆腐,压实后切成小块,放在洗干净晒干的稻草上自然发酵。
经过了十多天,豆腐上已经长满了雪白的绒毛,散发着一股臭中带香的味道,不像末世的臭豆腐,是黑色的,白生生的绒毛,像一只只蒲公英卧在那里,还挺可爱。
取了十多块臭豆腐,切成麻将大小的块,放在油锅里煎炸,绒毛瞬间收缩,臭豆腐表皮变成了焦黄色,味道变成浓烈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