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漕运之策(第4页)

一直沉默的户部尚书突然开口,“新漕运经北境,若战时被断......”

裴重早有准备。

侍从抬上第二块图板,露出底下《战时应急路线图》:“一旦有变,可立即启用祁连山旧道。

此道虽运费稍贵,但胜在完全掌控在朝廷手中。”

朝堂上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意识到,裴重不仅规划了商路,连退路都准备好了。

那张北境布防图在他手里,竟成了撬动整个盐政的杠杆。

“准奏。”

皇帝玉玺重重落下,“新漕运试行三年,裴卿全权督办。”

腊月二十八,第一支试验商队从扬州出发。

裴重站在潼关城楼上,看着满载盐包的船只驶入新渠。

漕工们喊着号子拉动闸门,混着冰碴的河水涌入干涸多年的河道。

沈玉堂站在三步之外,目光始终避开裴重。

当盐商们发出欢呼时,他只是冷冷地扯了扯嘴角:“裴相好算计,连人命都能算进成本里。”

裴重直视沈玉堂紧绷的侧脸:“沈大人若有高见,不妨直说。”

“下官哪敢有高见。”

沈玉堂冷笑一声,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玉佩,“只是提醒裴相,新漕运经过的村落,昨日又迁走了三户人家。”

裴重眸光一暗。

他知道沈玉堂说的是那些因清理河道而被强征土地的百姓。

但此刻,他只能硬起心肠:“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好一个不拘小节!”

沈玉堂突然转身,眼中怒火灼灼,“那些小节,可都是活生生的人!”

他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如刀.

裴重手上收紧,指节毫无血色。

他想说些什么,却见沈玉堂已大步走向城楼另一端,背影僵硬如铁。

盐商们察觉到两人之间的剑拔弩张,纷纷噤声。

一时间,城楼上只剩下呼啸的风声和远处漕工的号子。

裴重望向东南方。

尤珠带走惊鸿密本的方向。

风雪中仿佛又看见那双染血的手紧攥着布条,在虎笼里与死亡对峙的模样。

“大人看什么?”

一位盐商小心翼翼地问道。

“看棋局。”

裴重轻叩轮椅扶手,声音里带着几分疲惫,“该下的子都下了,就等对手应招。”

在众人看不见的角度,他的目光扫过沈玉堂孤立的背影,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曾经并肩作战的挚友,如今虽仍在同一阵营,中间却已隔着一道看不见的鸿沟。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