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尹颂时被这种气氛感染,脚步都跟着慢下来。
“嗯,在这里生活应该会很悠闲。
也就只有在这样的环境里,远离社交才变得有可能。”
余商看着街边的小店,每个店之间都会隔上一段距离,并不会密集地开到一起。
而大多数店里并没有什么客人,可并不影响营业,也没有哪家店贴出转租之类的告示。
“你喜欢这样的环境吗?”
尹颂时问余商。
虽然余商没认出他,但他并没有生气,所以这会儿说话还是跟平常一样。
“作为度假地来讲,这里的确不错。
但我并不是一个能一直享受悠闲的人。”
松紧有度才是余商追求的生活,“你呢?”
“我倒觉得这样挺好的,可以放松的生活,如果有一份不让人焦虑的工作,赚到的钱能够养活自己,那就更好了。”
尹颂时很清楚自己能说出这番话,是因为他并没有在紧张的氛围中工作过。
没有将“时间紧迫”
变成常态,从而形成一种习惯了的生活模式,才使得他能够享受这样的慢节奏。
这些都要归功于家里带给他的成长氛围。
如果换作他姐姐,或者傅敬序,恐怕就会特别不适应。
“的确是很理想的生活状态。”
余商并不否定尹颂时的想法,尹家能养出尹颂时这样的性格是顺理成章的。
也许在别人看来,尹颂时这样属于不接地气,但这又何尝不是让人向往的生活状态?
进到汉堡店,这个时间店里果然没有什么人。
两个人在店员的推荐下点了菜,美美地享受起到这里的第一顿饭。
可能是太饿了,汉堡都能让他们觉得超美味。
就是分量太大,两个人没吃完,选择了打包。
饭后怕一冷一热刺激肠胃,两个人并没有立刻去买冰淇淋,而是先买了咖啡。
咖啡能提神,方便倒时差。
两个人沿着小路边散步边喝东西,仿佛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了当地的生活节奏中,缓慢的、自如的、放松的。
余商觉得这个时候他就应该牵着尹颂时的手,这样才算完美,但身边就是节目组的人,只能把完美暂时放到一边。
尹颂时用手机拍着街景,已经沉浸在vlog的拍摄中了。
镜头偶尔会转到余商身上,作为一个常年待在聚光灯下的人,余商没有半点不适应。
而他也在利用这段时间回忆自己到底在哪儿见过尹颂时。
尹颂时知道他会骑机车,显然应该是他还骑机车那段时间认识的。
因为后来他出道了,孟婵觉得机车危险,万一发生事故,对他的名声没有半点好处,还容易栽个大的。
而他也已经过了刚骑车的那股兴奋劲儿了,加上市内的路的确跑着没什么意思,就把机车卖掉了。
差不多有了时间范围,再想到给尹颂时带头盔的时候他觉得有熟悉感,于是他开始回忆都有谁坐过他的机车。
他的车子还真没坐过太多人,而能让他完全记不起来的,只能是偶然坐过他车的。
这一下,余商突然灵光一闪——他送过一个高考考生!
余商一把拉住尹颂时,仔细打量起他。
尹颂时眨了眨眼睛,还没等他问,就听余商说:“我送你去考高了对不对?”
尹颂时笑了,看来余商是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