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什么日报,晨报,周报,地方报,娱乐报,农业报……
多种多样,也让胤礽面对康熙时,更有无可言。
“汗阿玛之所将报纸定价如此低廉,不就是想让报纸进入到家家户户吗?”
“令当地官员每月专程有一天为百姓们讲解报纸上的内容,无非就是想要让百姓听从我大清的指令教诲,但百姓们每日忙碌耕种,且大都一字不识,即便是府学官学特意命人宣讲,让百姓们前去旁听。”
“百姓们在得知报纸上的内容于自己无益之后,便会觉得听府学讲报纸不过是浪费时间,不如在地中忙碌,时间久了让府学宣讲报纸内容给百姓,不过是一句空话,又何来令百姓们亲近大清?”
“儿臣认为如今这报纸上的锦绣文章确实很好,但能够读懂这些文章都是识字之人,如此报纸的发行并不能长久。”
“报纸上的内容应该更加丰富一些,可以在报纸上专门开辟一个板块,令有经验的农人匠人讲述自己的经验,若是这经验能够登上报纸,为更多人知晓,则提供经验之人可以得到朝廷嘉奖。”
“如此这些经验不仅可以为所有百姓们都知晓,也可以让汗阿玛有人可用。”
“且除了百姓们的生活经验和锦绣文章之外,儿子认为报纸上还可以另有一个板块刊登民俗故事。”
胤礽想起自己最初跟随小娜学习拼音的时候。
小娜便是用让他自己看新奇的故事为由,让他学习了很多不认识的字,且进度很快。
如此这个办法用在报纸上,吸引百姓们的好奇心也未尝不可。
不过报纸上刊登民俗故事到底是个不务正业的事情,胤礽虽然说了出来,但并没有把握。
康熙拿着手中的报纸,一字一句思考着胤礽方才之语。
“保成,你对未来的大清还有何种想法?亦或者说在保成的想法中,大清会变成何种模样?”
康熙将胤礽招近身前,第一次主动询问了胤礽的计划。
“大清会变成何种模样?”
胤礽将康熙的问题,仔细在自己的脑子中过了一遍,一时间有些不知道怎么张口。
康熙倒也不急,胤礽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为民考虑之事,并且大有可为。
胤礽自小长在紫禁城中,对于外界的百姓并不了解,能够以六岁之龄,一直站在百姓的角度上思考,是一件极为难得的事情。
康熙没有可以引导胤礽思考这件事情,那唯一一个有可能的就是胤礽那位奇奇怪怪的老师。
();
...
简介刚被女友背叛,素未谋面的未婚妻就找上门来退婚。找到婚书交还,却得到了爷爷的传承。从此,一跃成龙!却又发现,原来婚书还不止一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