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几乎为零的社交,和厚厚一沓档案,宁惟新明面上登记的成果很多,好在现在的电子记录完备,白逸导出了一个时间轴。
很满。
确实,作为一个学生,顶着学业任务,还要跟着导师做项目,这就决定了宁惟新的个人时间很少,做事也需要非常高的效率和极其突出的灵感。
他居然是努力和天赋持平的那种人,穆振荣实验室留下的记录表明,宁惟新经常在没课的时间,整日整日地做测试。
这就带来了一个新的结论,宁惟新的剩余时间也很少。
再算上发刊的时间和检验的时间……他能利用的时间其实非常有限。
可就是这么有限的时间内,他干出来的东西半点不简单。
抛开没有的记录不谈,他会连一个简单的日程表都做不好吗?
初次见面那一天,宁惟新做混了三件事,一个是贺乘逍和自己的结婚纪念日与贺乘逍和张德兴的饭局,还有一个就是饭局与贺乘逍下午的会议。
第三……或许是临时起意造成的,即贺乘逍被穆振荣喊去吃晚饭,彻底错过了他们的一整天。
连环撞车,白逸不爽,但每天要关注的事情太多了,贺乘逍身上没爽到就没爽到,不至于真计较那么多。
可能把事办成这样,他——
他不会是故意的吧……
白逸因为自己的猜测愣了一下。
自己以前似乎无意识地忽略了不少细节。
宁惟新当时表现的不认识自己,还把自己认成了“司机”
,后面又不告知贺乘逍有自己的来电,自作主张地帮他调成了静音,几件事叠加起来,成功把现场的气氛降到了冰点,“逼”
出了那一跪。
事情发展水到渠成,以至于自己先入为主地认为这个小孩可能心智不够成熟,却没有思考这一切会不会太过顺利——对啊,为什么不可能是安排好的?
安然交代他准备纪念日相关的事,显然是认为他有能力做好这件事,结果他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
贺乘逍肯定是没忘记纪念日的,否则晚上醉醺醺地回来后不会还在追问,只是不清楚这中途有没有让宁惟新调整行程——不过张德兴这种级别的人物时间宝贵,已经约下来的时间点,为了个纪念日去更改,显得太过儿戏。
当然也不排除对着照片认不出本人的情况,毕竟白逸流落在外的照片很少——他和白父认识——他——他确实不认识自己?
还是说,他是故意“不认识”
?
倘若是“故意”
,那可就耐人寻味了。
平心而论,他不喜欢猜疑别人,但宁惟新太不一样了,他的资料过于干净,人际关系过于简单,到了一种似乎被修饰过的地步。
不行,相关的东西还是太少,他们这类人的特点,白逸在钓贺乘逍的时候就有所了解。
当时的贺乘逍或许是觉得白逸“有对象”
,所以愣是半点不表现出自己想法,白逸还为此调整过“方案”
,制造了点“偶遇”
。
后来能下手的机会就少了,贺乘逍干脆三点一线目不斜视。
他们俩在的学院隔着大半个校园,白逸也不能亲自去他楼下晃悠。
后来“分手”
,贺乘逍的行迹才正常了许多。
所以宁惟新也是真有可能不记人,要不穆振荣怎么让他实习的方向是人际交往呢,这小孩也一直板着要当助理,不肯去技术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