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后面金米丰收、海港落地,贾璋没克扣他们这些下属的功劳,全都给他们记了一功。
而在后面几年考评时,更是只看功绩,不看人情。
他这样公平公正,底下的官员又怎能不感念他的恩德呢?
而他对待老百姓春风化雨的态度,更是给津海地方官员上了一课。
在贾璋之前,他们从来都不敢相信,戏本中才会出现的青天,居然也会出现在现实中。
虽说在这样的青天治下做官很辛苦,不但不能贪污受贿,还不能懒政怠惰,但张松等人并不觉得煎熬。
他们拿着经略府发放的养廉银子,看着治下百姓越来越好的生活,想到经略使公堂中记录考评的册子,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干劲儿。
做官这么多年,他们就没有比这四年更有激情的时候。
而这一切,都是经略使大人带来的变化!
可如今,贾璋这个经略使即将离任,他们又怎么可能不惆怅呢?
到了这个时候,他们反倒说不出那些客套的奉承话了。
遂转了口风,顺着贾璋的话,讨论一些贾璋喜欢听的话题。
在离开经略府后,不知在谁的建议下,这些津海地方官约定好,每人都要给贾璋写一首赠别诗。
而在贾璋离开前,他们会把这些诗作集成书册送给贾璋。
文字中寄托的情感,远比苍白的话语有力得多。
贾璋收到这份礼物后,就表现得很欢喜。
他还专门做了一首给津海地方官员的赠别诗,以为酬唱,后面在船上鉴赏这些诗词时,心情也十分美妙。
除了这份赠别诗集外,贾璋还收到了另一份极有意义礼物。
那就是津海百姓送他的万民牌伞。
来津海做经略使,是贾璋第一次做牧民一方的地方官。
所以,贾璋他也是第一次收到老百姓送给离任官员、昭示地方官员功绩的万民牌伞。
看着万民牌伞上用彩线绣制的百姓姓名,贾璋的眼睛都有些热了。
虽然他知道,这东西里必然有乡绅做戏的成分在,可他依旧会因为黎庶生民的认可而感动,乃至热泪盈眶……
或许,这就是万民牌伞的冲击力罢。
千里东风,一日之遥。
津海与京城的距离非常,贾璋他们又乘着东风北上,大概用不了几天,就能抵达京都。
在行船途中,贾璋与黛玉在甲板上看着碧玉一般的河水,不禁想到了杜子美的“江碧鸟逾白”
白乐天的“春来江水绿如蓝”
。
春日河景,果真美不胜收。
虽然不是江南,但河水同样青翠。
倒是让他们生出了几分题诗作画的雅意来。
除此之外,一想到他们夫妻即将抵京与家人团聚,他们就不禁生出几分“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的喜悦来。
虽说贾璋此世的家乡是金陵,黛玉此世的家乡是姑苏,都不在京城。
...
他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他有绝世无双的战力和医术,但为报恩,褪去荣耀,忍辱五年,却发现自己报错了恩情黄泉一怒,伏尸百万黄泉出征,寸草不生!看他如何挽回真爱的芳心,纵横都市...
一本踏入官场路的镜子和教科书。一个小科长,偶然的机会给他抓住了,适逢其会,参与并卷进领导之间的争斗里。他也因此在仕途中,连连高升。一个仕途上极为顺利的女人,升官到市长后,又会有怎么样的变化?婚姻的不如意,事业的阻力,多方压力下,就为那一步走错,还能不能够回头?小科长升官后,既为马前卒,又在情感上与市长纠葛不舍,他们会有怎么样的抉择...
...
...
...